第一卷 此生若寄,漂如浮萍 第一章無能=吳能?(1 / 2)

“起床了,吳能,宿管要查寢了!”室友寰姐(外號)的高分貝聲音在吳能睡意朦朧的耳邊響起,“靠不給力啊,怎麼天天查寢啊,讓不讓人活啊?要是老子有錢了用錢砸死他。”吳能憤怒的咆哮聲在111寢室準時響起。

吳能和大多數大學生一樣,每天過著混吃混喝,渾渾噩噩不知到一天到底該幹些什麼的日子,但與其他人不同的是吳能的成績,與大多數平時不怎麼聽課但期末稍微複習一下就能過的猛人相比,吳能隻能掛科再掛再再掛。

到了大二,吳能因為要上重修課周末也不得休息,這是他最最頭疼的事情。吳能本來就是一徘徊在專科到不讀之間的水平。沒想到高考竟然大爆發,考了一個平時想都不敢想的分數,最後進了這個讓他十分蛋疼菊緊一生難忘的獨立學院。

英雄本出生於微末,這是吳能一貫一來的座右銘,吳能來自於一西部一少數民族自治區的山溝裏,他是一位典型的貧二代,那他家裏怎麼能負擔的起他在獨立學院如此昂貴的學費呢?這個問題不禁使人發問。他有運氣啊,托庇於華夏國開發西部政策,盡然讓他獲得了教育助學基金,一路走來就算是他也覺得愧對國家愧對鄉親們愧對父母,一般有助學金的學生都是成績優秀,都是為著將來回報祖國回報社會的而努力的人。可是吳能呢?從小學到高中一直在班裏墊底,但每次轉折時竟然都可以憑運氣剛好考過及格線,就算是高考也遇到大爆發。一般來說運氣機遇這東西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但在吳能身上這句話並不適用,他的經曆不禁使人懷疑這句話的真偽,用他的話來說9分運氣1分實力。可是國家的基金才不管他是運氣還是實力隻要考得起學就給學費、學雜費、生活費。這一點令那些沒領到助學金的人十分眼熱。

回首往事,吳能竟然找不到自己的一點閃光點,唯一可以說的好像是人挺夠義氣的,從小到大做的每一件壞事都沒有供出過同黨。所以同學們都覺的他為人還不錯都挺喜歡和他開玩笑的叫他“無所不能”或“一無所能”,他這個名字從小就被別人當做玩笑叫,名字是他最為不滿意的一點,可是他沒想到的一點是,他的名字雖然被別人笑話但卻使他養成了厚臉皮的深厚功力。當然名字都是長輩給的我們也沒啥選擇權,吳能這個名字是他父親取的,據說他父親這輩子曾聽村裏的老人講過一本叫《水滸傳》的書並且十分的喜愛,書裏麵說道有個十分厲害的人物名叫智多星吳用。他父親翻了大半夜字典沒翻到“用”字但幾次翻到“能”這個字(其實是“用”字那一頁掉了,後來吳能曾求證過),覺得和這個字挺有緣的。他父親並問過村裏識字多的人知道兩字組合意思差不多(其實差挺大的)。他父親就想啊:“吳能不是和吳用差不多意思又不是每一個字都相同”。他父親自覺名字取得很有才起碼比那些二狗、三狗、大貓、二貓、船老二等的名字叫起來有文化多了。後來吳能竟然一路闖關考到大學成為了村裏有名的大學生(唯一的一位),這一點讓吳能爸爸覺得這名字沒取錯。好啊,農村迷信都是好名字好命運。殊不知吳能的名字在學校被多少人當做笑話。當然吳能也沒有像他爸爸期待的那樣有吳用那樣聰明的頭腦反而有點愣。

吳能還是想好好學習的,但是不知道是不是上輩子是秦始皇,他和書這事物結下了化不開的仇恨。一看課本就覺得頭疼學什麼也學不好,尤其是英語課本更是學不懂,一看到英語書就覺得那是上天對他的一種殘酷的懲罰,他還經常自我安慰道學不好英語是愛國。雖然對學習的課本馬馬虎虎,然而吳能超愛看小說並且看得尤為認真,他曾想過如果能用看小說的熱情看課本早不知道現在可以考哪個好大學了。除了一些故事會之類的喜歡看他尤其是對那些網絡上的一夜成名、暴富、修神之類感興趣。總之就是一些YY、YD的小說。這些看得多了也讓吳能對曆史、以及社會現象懂得了一些。他經常在無聊時幻想自己可以成為眾多小說其中一部書的主人公並覺的自己應該怎麼會做的更好(現在成為現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