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蓉這次出嫁,蘇家為她準備了非常豐厚的嫁妝,以彰顯他們對這個女兒的重視。
就結果來看,蘇蓉的嫁妝和派頭自是沒得說,隻是她這次出嫁,卻沒有陪嫁丫鬟。
是的,沒有陪嫁丫鬟,一個都沒有。
這舉動表明了蘇家對他們的世交關家的誠意和信任。
就好像是說,即使沒有陪嫁丫鬟,即使沒有娘家那邊的人跟在女兒身邊,他們也相信關家那邊也絕對不會讓自家女兒受一丁半點的委屈那樣。
然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在關家大部分下人的眼裏,他們的老夫人也好,大夫人也好,都對這位新入門的大少奶奶關愛有加。
別的粗使下人不清楚也就罷了,但那些能進屋裏伺候的,特別是負責打理大少爺和大少奶奶新房的丫鬟難道還不清楚嗎!
新婚之夜這對有點特殊的夫妻有沒有圓房,這事能瞞得過這些在屋裏伺候的丫鬟,能瞞得過老夫人和大夫人嗎?
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
不過看老夫人和大夫人的意思,她們好像都沒有急著要讓大少奶奶跟大少爺圓房的意思,而是讓他們多相處一段時間,先培養培養感情。
大少爺和大少奶新婚當晚,也沒有人去鬧新房,因為老夫人早就發話說不許大夥去鬧新房,就連成婚後的第二天早上新婦要給公公婆婆等長輩奉茶請安的規矩,也可以挪到下午才進行。
那些豐厚的嫁妝,再加上這些首開先河的例子,無不讓府裏的一眾下人對他們的這位大少奶奶恭敬有加。
不過,就在新婦奉茶這天的下午,二夫人周氏卻差點就讓這位新婦下不了台。
在明月軒用過午飯後,稍做休息和打扮,蘇蓉便和關月一起過去紫苑那邊給家中的長輩們進行遲來的奉茶請安之禮。
跟家中所有長輩都敬了茶問了安之後,老夫人自然是趁著人齊,好讓新婦繼續留下來,然後跟大夥再熟悉熟悉。
其時除了大當家的關老爺關秦天因為店鋪有事喝過新婦茶就先走了外,關家的其他主要成員都在,包括關月的那幾個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他們通通都出席了,並且都留了下來跟他們的新嫂子聊聊天,熟悉熟悉。
“來,孩子,過來,讓我再好好地瞧瞧你。”
坐在主位上的關老夫人鄭氏正臉帶微笑地朝著蘇蓉招招手,示意她到她的跟前來。
被忽然點名了,蘇蓉先是微愣了一下,但隨即便掛上一個適宜的淺笑。
“是。”溫柔得體地應了聲後,蘇蓉便身姿款款地站起身來,然後邁著輕盈的步子端莊賢淑地走上前去。
老夫人鄭氏見狀,不禁滿意地點點頭。
隨後,鄭氏又向身側的於媽媽使了個眼色。
跟在鄭氏身邊多年的老仆人於媽媽自然是一點就通,但見於媽媽馬上嘴角含笑,動作利索地走過去搬來了一張鼓式木繡凳,然後又將那張繡凳放在了鄭氏的右前方,接著微微躬身,態度恭敬地對剛身姿款款地走到跟前來的蘇蓉說道,“大少奶奶,請坐。”
蘇蓉先是對於媽媽微笑地點點頭,然後再轉身正麵朝著老夫人的方向福了福身,做完了這些動作後,這才款款落座。
丫丫的,這幾步路真不是人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