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台。
九大聖使降臨,落在了九張高高的白玉座椅之上。
整個封神台十分之簡潔,除了督戰區的九張白玉座椅,便也隻剩下一堵巨大的玉璧了。
這玉璧,便是“封神榜”,將會隨時記錄各大弟子的比賽成績。
十宗的長老、弟子,散落在了下方,形成了十個大小不一的方陣。
門派弟子有多有少,方陣便也大小不一了。
像帝玄宗,隻有六名弟子出戰,其中參加新人戰的,僅僅隻有邱白鳳一人,人數少得可憐。
其它大部分宗門,參加新人戰的有四五名弟子,而參加仙苗戰的人數就更多了,往往達到了八九人之多。
十星會武,是不會限製參賽人數的,隻要符合條件,都是可以來參賽的。
隻不過,不同門派,訴求不同,理念不同,便也造成了人數上的差異。
比如帝玄宗,就是寧缺毋濫。
事實上,以邱白鳳的實力,也完全可以參加仙苗戰,隻是不會走的太遠而已。
而像太乙門,三大劍派,道宗等門派,走的是廣撒網的路子。
他們參賽的人數雖然很多,不過,真正有實力的卻很少。
方陣落位,場中也是十分安靜。
或許是因為麵對聖使,或許是十星會武的壓力使然,令大家都是不敢喘息。
“大家能夠來到這裏,這也說明,你們是大陸上最優秀的弟子。大家應該明白,這一戰的意義是什麼,我就不再贅述了。”
白須聖使起身,目視著眾人。
他的話語簡單有力,前一句是肯定大家的實力,後一句就更是意味深長了。
十星會武的意義,決定了宗門的未來,以及個人的前途。
即便那些無法進入聖域的弟子,隻要比賽成績好,也會得到宗門的大力栽培,以及聖域發放下來的獎勵。
所以,白須聖使並沒有廢話,去專門介紹比賽的好處有哪些。
聖域的門票,就是最大的誘惑。
“比賽規矩很簡單,仙苗戰分為兩個部分,初賽和決賽。初賽分為十個組別,每個組別的前兩名,進入決賽,捉對廝殺……”
經過白須聖使的一番解釋,大家也很快明白了過來。
其實,這仙苗戰的規則,和帝玄宗的外門大比有些類似,都是通過初賽的循環對決,脫穎而出,再進入決賽,展開最後的角逐。
更確切的說,帝玄宗就是照搬了仙苗戰的規則。
而這麼做的好處,不言而喻。
帝玄宗弟子對於仙苗戰的規矩,可謂是輕車熟路了。
“這就是十大戰場。”
白須聖使大袖一揮,封神台上大陣運轉起來。
轟隆……
一塊塊巨大的武鬥台,從地麵凸起。
十座武鬥台上,都有著不同的烙印,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正好對應的是天幹五行。
而不同的武鬥台,屬性也是截然不同的。
比如“庚”字武鬥台,五行屬金,對於金屬性的修者而言,自然會占些便宜。
這自然存在著一定的僥幸成分,有些人抽中適合自己的場地,也能抹掉一些缺點,進入決賽。
不過,運氣也是代表著實力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