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東傳之後,受到三千大世界的影響,又吸收道門的精華。”
“東傳的佛法除了保留佛法的精華,徹底產生變異,變得更加安詳由心,講究一切從心出發,坐禪修道。”
“這根本就是佛界意想不到的變故,等到東傳的佛法回歸佛界,卻徹底引發了佛界的大變。”
趙天歌微微一歎。
“佛界大變?”
秦風臉色一變。
但凡大變,必然涉及無數的人命,無數的殘酷,秦風對此體會至深。
“確實是大變,整個佛界的格局都由此改變。”
趙天歌苦笑一聲。
“佛門也由此分成兩派。”
“一派以佛界本土宗門為代表的密宗,講究經疏親傳,非弟子不得看,將一切保密在宗門之內。”
“另一派則以東傳佛法回歸為代表的禪宗,開壇講法,將佛門的經典傳遍天下,坐禪守心。”
“秦大師在人界見到的佛門,多以禪宗為主。”
“所以秦兄來到胎藏界,這個密宗為主的界麵,有所不適,那也是應當。”
趙天歌轉回目光,落在秦風身上。
“原來如此。”
秦風恍然大悟。
“至於秦兄為何來到胎藏界,我也不太清楚。”
“一般從人界而來的修士,都是去往‘會元界’那裏對道家門徒相對友好。”
趙天歌也是一臉好奇的望過來。
“這個……”
秦風苦笑一聲,想到苦海上的那個老沙彌。
難怪渡過苦海的時間如此之久。
“剛渡苦海的時候,有所領悟,得罪了撐船的老沙彌。”
秦風直話直說。
“難怪。”
趙天歌也露出明悟的表情。
“你剛才說到禪宗和密宗,那麼佛界的位麵又具體怎麼分?”
秦風問道。
“除了上位麵靈山妙境至高無上,下位麵中,最大分為三個位麵:胎藏界、金剛界和會元界。”
“而這胎藏界,就是密宗的大本營。”
說著,趙天歌笑著轉頭掃了一眼。
“金剛界,密宗和禪宗分布均勻,也算是極其複雜的一個位麵。”
“至於會元界,則是禪宗較多,甚至還有一些道家勢力。”
“基本上,東傳回歸的大師,第一站都是回到會元界。”
佛界之中,密宗視禪宗為異端,特別對那些試圖融合道法和佛法的人,尤為刻薄。
這也是寶誌禪師等人,對秦風視作眼中釘的一個重要原因。
“原來佛界也充滿了勾心鬥角,階級鬥爭,是我想得太簡單了。”
秦風暗暗苦笑。
“難怪寶誌不肯跟我說梵天鏡的下落。”
秦風歎了口氣。
隨著兩人縱談佛界的古今,海天一色的東海之上,驀然出現一個巨大島嶼。
島嶼散發著佛光,一片祥和寧靜。
遠遠望去,令人心曠神怡。
“這就是普陀山嗎?”
這才是秦風心中佛門的印象,與世無爭,坐禪守心,而不是像廣元寺一般處處充滿著算計和殺戮。
不過下一刻,秦風臉色大變,微眯的雙眼間射出淩厲的光芒。
隻見普陀山上麵,密密麻麻的圍著一大片人影,儼然是一群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