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街長,煙花繁,又是一年春來時,在一座短亭中坐著兩個年輕人,其中一個年輕人叫做李謙玉,另一個則是他的至交好友奕南。兩人在這短亭之中對弈,因為奕南實在是比李謙玉水平高出太多,所以說是對弈隻不過是奕南陪李謙玉玩玩罷了。
這時奕南站起身對著謙玉說:“不玩了,不玩了,你的水平找我玩,我實在受不了,讓著你都沒法輸,真的很難受。”李謙玉回答道“哈哈,那就不玩了,我們去幹點別的?”他的脾氣一向這麼好,李謙玉出身書香世家,整個李家在武陽王朝中都是數一數二的大家,不過李家有個規矩,“不準入仕”作為李家這一代的獨孫謙玉自小飽讀詩書,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是沒錯。他長得不是非常精致,但身上總有一種氣質想讓人去靠近他去和他成為朋友,奕南對他說:“去幹點別的?這是你家,你的地盤去哪也是你說了算啊。“對,那奕兄,咱們去喝酒?”李謙玉說道。奕南看了他一眼說道:“你家老爺子能讓你去喝酒?是我聽錯了?”作為書香門第,家教還是很嚴的。李謙玉回答道:“沒事,咱們偷偷出去不就好了,走吧,快點走。“實際上兩個少年都已經15歲了,都有一些玩心。奕南聽到就說:”好的,快走“這座城市叫做武陽城,沒錯他是整個武陽王朝的帝都,在帝都的一家酒樓裏兩個少年一邊喝酒一邊聽著小曲好不愜意,李謙玉說道:”奕兄,你我明年也該過成人禮了,有沒有想過以後幹點什麼?“奕南回答道:”嗯,家裏讓我去皇宮裏教棋,我自己沒什麼想法。“李謙玉說道:“我想離開這帝都,自己出去闖蕩一番,奕兄可願隨我一道?”奕南回答:“家裏能同意麼?而且我們什麼也不會,就算我會下棋,你字寫的還不錯,我們能幹嘛?”李謙玉聞言一笑:”不讓我喝酒我還不是出來了,有什麼不可?奕兄想習武麼?我很早就羨慕那些青衣仗劍的俠客了,不如咱們逃吧?“奕南聽到下了一跳,不過心裏卻是在想自己這樣的一輩子卻實很沒意思,於是說道:“你有什麼計劃麼?”他是一個邏輯性很強的人。要不然也不會下棋下的那麼好,好到有實力去皇宮教棋,實際上他們家也是帝都裏的大家族,世代經商,而他卻十分喜愛下棋,好在他還有個哥哥叫做奕北,他老爹也就放縱他隨他玩去了。奕南又說道:“我對習武沒有什麼想法,我還是更愛下棋。”李謙玉跟他說道:“我聽說在咱們武陽北方有一座劍閣要收徒不妨咱們去試試?”奕南回答道:“可以。明天這個時分我來找你,東西收拾好咱們跑。”李謙玉沒想到他這麼幹脆轉念想了想說:“好”於是兩人各自回到了家中,奕南就把自己的行李收拾好,滿懷期待的準備明天的逃跑計劃。
而另一邊卻有點不對了,在一座大院中李謙玉恭敬的站在一個老頭的後麵,說道:”爺爺,我要出走。“李謙玉的爺爺轉過頭來說道:”出走?去幹嗎?”謙玉回答道:“爺爺,我到了遊學的年齡了,您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我想外麵走走,但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也是我從書中學到的,所以想來找您問問您我該不該走?”李謙玉的爺爺看著他說道:“走吧,走吧,也到了年紀外麵的世界遠比你想象的好,也遠比你想象的壞。希望你可以成長。你跟我來我有一些話要告訴你,”說完帶著李謙玉走入一間密室,然後緩緩的說道:”這個世界你看到的俠士我們叫做修行者,這個世界無論幹什麼事情都是在修行,修的心養的是性,知道我們家祖訓中為什麼規定不準入仕麼?“李謙玉恭敬的回答:”我想是因為祖輩,不想讓我們接觸這些爾虞我詐?“他爺爺看著他忽然大笑道:”錯了,錯了,因為我們的祖輩曾經太強,強到讓這個世界發抖,所以當他故了,我們家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擊,老祖的所有敵人,同時到來將我們打壓,脅迫隻能在這皇城中做一個書香門第,而不得入仕也是那群人加上來的,他不是老祖的遺訓,而是敵人的,他們不想再出現一個像老祖一樣壓得他們喘不過來氣的人,而我們每一任家主也隻是為了家族,聽他們的話而已但凡有些潛力全都會遭到扼殺,本來你從小就該修行,但是害怕你也成為對方的傀儡,所以什麼都沒有交給你,今天你要出走,我希望你可以憑借著自己走出這個牢籠,永遠不要回來除非你能抗衡他們,最大的敵人便是如今武陽的王。今天我們所處的位置也不過是敵國帝都之中的質子。是被拋棄的質子。你走吧,不要回來你錯過了修行的最佳年齡,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罷了,希望你能走出去。“李謙玉頓時目瞪口呆,他的爺爺繼續說下去:”我們的族長叫做李白,他當年以詩入道,江湖上聞名已久的詩劍仙說的就是他。”李謙玉更加驚訝,他心裏清楚300年前在武陽南方的唐國走出來一個少年叫做李白一路吟詩飲酒背負一把三尺青鋒,一路走一路殺,殺到了武陽都城也就是他所在的帝都,青鋒直至皇宮,卻又莫名其妙的走了。這是一段傳奇,他萬萬沒想到這個人就是他的族長,祖輩。而讓他更加不能接受的是他從小生他養他的這片土地居然與他有著國恨家愁,現如今的武陽國力鼎盛,吞並了大好山河,而唐國則是偏安一隅。這時他的爺爺手裏拿了一本書遞給他,他拍拍書上的灰塵,看到上麵寫道“太白劍”他的爺爺說道:“咱們族長字太白號青蓮居士。這本書是他畢生所學。就交給你了。李謙玉總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爺爺為什麼和他說這麼多,難道要發生什麼事?畢竟少年心性,以為自己長大了,該知道這些了,他恭敬的跟爺爺說:”爺爺,您放心,我一定會回到唐國裏找人去把咱們家族救出來的。“他爺爺欣慰的看著他又說道:”謙玉啊,知道麼?你的名字是我給你起的,希望你是一個謙謙公子,溫潤如玉。行了該跟你說的也說了,你回去吧。“李謙玉回到了自己的房間,翻開了那本太白劍,第一頁便寫道:”修行在於道,在於逆。這本劍典不是什麼絕學隻是我一生的體悟罷了。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不能入道的,我愛寫詩,愛喝酒而已,於是發現了很多的道理然後擁有了很強的力量。我的後輩看到這本劍典,不用去想那麼多,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在我看來用別人的方式入道,就落了下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