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的舉動好像可愛的孩子,而隱藏其後的則是極可貴的平等心理。這種平等並非刻意為之或心血來潮,而是根深蒂固的心性表露。
如愛因斯坦一樣,托爾斯泰之所以能在世界範圍內贏得較高的聲譽,並不僅僅因為他是偉大的作家,更因為他有平等、博愛之心。他,無愧於“19世紀世界的良心”之美譽。
人生而平等,沒有人比你高貴,也沒有人比你卑微,就像你不比別人高貴,也不比別人卑微一樣。
(選自《河北日報》2012年6月24日)
【點 評】
每個人都渴望平等,渴望尊重。但事實上,許多身份高貴的人總是居高臨下,盛氣淩人。於是,平等在許多時候成了奢侈品。不過,愛因斯坦和托爾斯泰卻用實際行動告訴世人:隻有平等待人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尊重,否則,即使地位再高,得到的也隻能是別人的畏懼,而不是發自內心的愛戴。
【妙文三】
《新華字典》裏的不平等
陳之雜
約翰是我們學校特聘的外語教師,今年春節期間,遠在英國的妻子和孩子來到中國與他團聚。
一天晚上,小約翰很有興致地說要自學中文,他一會兒翻《成語詞典》學成語,一會兒翻《新華字典》理解字義。突然,他衝著我大聲喊:“陳老師,為什麼‘豬’的解釋是這樣的?太不可思議了!”
我好奇地走過去,隻見字典上這樣寫著:“豬:哺乳動物,肉可食,鬃可製刷,皮可製革,糞是很好的肥料。”
我對小約翰說,這是正確的。小約翰沉思片刻後自言自語:“這是對‘豬’的解釋,那‘牛’字的解釋是怎麼樣的呢?”他很快就查到了“牛”字,並大聲念了起來:“牛:哺乳動物,趾端有蹄,頭上長一對角,是反芻類動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車,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
小約翰驚訝地看著我,我也很納悶地看著他,這沒有什麼不妥啊,本來就是這樣的!
小約翰眨了眨眼睛,又要查 “驢”字的解釋,我不禁好奇地站在一邊看,查到“驢”字後,隻見上麵寫著:“驢:哺乳動物,像馬,比馬小,能馱東西、拉車、耕田、供人騎乘,皮可製阿膠。”
小約翰似乎對這本字典失望至極。我納悶地問:“你覺得字典上的解釋是錯的?”
“當然,而且還非常錯誤!”小約翰說,“大自然裏的每種動物都是人類的朋友,和人類都是平等的。我們應該愛惜它們、幫助它們、保護它們,而不是利用它們。可字典中的解釋,不是用來吃,就是用來做勞動工具,甚至把它們製成產品,我覺得這樣的解釋會讓中國學生從識字開始就認為動物並不值得尊重,隻是食品、勞動工具,甚至是一種產品,這和‘保護動物’的呼籲完全背道而馳!”
小約翰的話使我怔住了,從他的角度理解,字典裏對一些動物的解釋確實缺乏“尊重”與“平等”,不是站在“朋友”的立場,而是站在屠夫的立場,對動物做殘忍的、不人道的、野蠻並且自私的注解。
(選自《特別文摘》2012第8期)
【點 評】
也許很多人都不會想到,我們的《新華字典》對動物的解釋竟然如此充滿“血腥味”。在讚歎小約翰獨特思考角度的同時,我們是不是應該為自己不能以地球居民的身份平等地對待動物而汗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