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雨中的江南最有味道。在江南,在蒙蒙細雨中徹底感受到水鄉的神韻。
那些古鎮好像都是為雨為設置的,站在廊棚下,聽滴滴答答的雨打在古老琉璃瓦上,打在青石板上,總有一種平平仄仄的韻律感。看柔柔的雨絲順著屋簷串串珠兒似地灑落,淅淅瀝瀝地落在煙雨濛濛的河裏,感覺別有一番風味。
江南的雨,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而斜斜,綿綿而瀟瀟,似煙似霧,似幻似夢,為江南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詩人們是從來都不會錯過這擦肩而過的靈感。雨巷詩人戴望舒的一首《雨巷》把那種梅雨時節江南小巷在雨中渺茫朦朧的感覺的美渲染得淋漓盡致。
江南的雨是愁悵的。梅雨時日,綿綿的雨絲像扯不完的銀線,淅淅瀝瀝從早到晚下個不停。這樣的時候感情最容易發醇。很容易勾起人們對如煙往事的懷戀。雨中的沈園不容錯過。因為在雨中,那潮濕的憂思和惆悵,自然地會爬上心頭,而那經久不衰的淒婉的愛情故事的每一個細節,都會浮現在你的眼前。還有那座斷橋,那座在夢裏等了千百次的斷橋,也應該去走走,去問問橋邊雨中靜默著依依的楊柳,它會跟你講一個永不褪色的情感故事。
江南的雨是柔和的。像一種淡淡的香氣,不斷彌散開來,直到天變得柔和了,人也變得平和了,做起事來也心平氣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江南女孩在雨的滋潤下,變得柔聲細語,美麗動人。真的,有時你會感覺,雨中的江南像極了江南的女子,淡雅而不失芬芳,帶著雨的晶瑩和剔透,靜靜地走入你的心裏。
江南的雨是輕盈淡雅的。“潤物細無聲”,放眼看去,整個天地籠在嫋嫋的煙霧裏,有一種朦朦朧朧的感覺。江南的雨,像極了江南的山水,是淡淡的,清清的,當柔柔細雨飄過江南古樸的小鎮,小鎮便有了一種古典的憂鬱,美得讓你心動。
江南的雨是充滿靈性的。當你泛舟西湖上,望著艙外煙雨迷濛的景象,體會“山色空濛雨亦奇”味道時,即使你不是詩人,也會被這詩意的景象感染,因為空靈的天幕,無垠的湖麵,纏綿的煙柳,都如詩如畫。你的心靈會在這當中得到淨化。
江南的雨,如夢,如詩,如歌,如韻!
江南的雨是婉約的雨,又如她一般那麼堅強。
江南的雨,從來就是蒙蒙飄飄的,無聲的潤進每一片綠茵花紅。煙波浩淼的江上也好,瓊樓玉宇的畫庭也罷,就算是我現在身處的環翠樓也是一樣,隻要是江南的雨,都是一樣。
所以,我,賀挽情便總是自欺欺人的告訴自己。現在在環翠樓看見的雨,和從小生長的清楓山,是沒有不同的。如果要說不同的話,也隻有看雨的人不同,看雨的身份不同,看雨的心境不同吧。
以前,總是拿著小板凳,坐在家門前的空地上,和母親一起非常享受的看著雨。就算那時再窮,再困,總能用堅毅的個性挺過來。
而現在,母親去世了,唯一身下的父親也欠著一屁股債匆匆離開了人世。就連用輕鬆的心情看雨也是一種奢侈。並且,是我永遠也享受不起奢侈,而我,也不知道永遠,有多遠。可能是一輩子吧……
可是很分明的,那輕快而不停飄墜的雨絲,就是上天織就的網,把所有的人都放行了過去,隻隻剩下身無長物的我。
慢慢的,眼睛變得模糊了,連那極為飄渺的雨都看不清了啊。
我明明知道自己在輕笑,可是不知是什麼東西,打濕了我的臉頰,打濕了我的衣服,也,打濕了我的心。而我的手,又偏偏不聽話的抬起。用拇指粗魯的抹去眼淚,恩,那應該是眼淚吧。可是,為什麼我還會有那個東西?不是早在一年前就都流光了嗎?
父親欠債,母親被人活活的亂棍打死,上天啊,我還有什麼欠你的東西,一並說出來好嗎,讓我好好還掉,而我,現在最不需要的就是眼淚了。
記得在不久之前,我還挽著父母的手,行走在竹林之間。可現在,我連那個曾經擁有的名字都不配不起了,而現在的我,隻能叫霜降。
離開窗台,我慢慢的踱步來到梳妝台前。嗬,很可笑,可能可以叫做梳妝台吧,可是裏麵不要說是珍珠項鏈,翡翠玉佩,就連像樣點的簪子都看不見一兩支。
看著破舊菱花鏡裏的自己,有張出奇清秀的臉,微施的脂粉,猩紅的朱砂,都掩蓋不住鏡中女子細長的蛾眉,柔軟的櫻唇,還有那雙無論誰也不能忽略的明澄黑眸。而現在,那黑眸裏已見不到的是當年的那份清純,剩下的隻剩淡漠。而現在,美麗的臉上已見不到的是當年那份清秀,剩下的殘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