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事有回轉(1 / 2)

項秦本以為皇帝是不會這麼快就動手的,江湖上的事情雖然不歸皇帝管,但是到底也要給皇帝幾分麵子,不過這也不意味著這些名門大派就會忌憚皇帝,皇帝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所以才想速戰速決,項秦這些天就是在和眾人商議這件事情。

項秦在五日前收到了喜公公的飛鴿傳書,信上說皇帝在七月初十已經動身南下了,皇帝此行的目標很明顯,就是想將‘百潛閣’收入囊中,喜公公的信上還說,皇帝這次南下,還帶了一萬精兵,項秦明白這其中的意思。

皇帝這是想先禮後兵,如果他們肯臣服於皇上,那就一切好說,如果他們不從,皇上就會派兵來鎮壓,項秦忍不住冷笑兩聲,皇帝有這樣的閑工夫還不如派兵去鎮壓西北的蠻子,聽說西北現在依然是蠻子的天下了。

皇上之所以第一個拿‘百潛閣’開刀,也是因為皇上聽說了‘百潛閣’在江湖上的威名,傳言‘百潛閣’是江湖中最大的情報組織,‘百潛閣’的探子遍布天下,如果把這樣的一大門派收到自己的手裏,那很多事情就方便多了。

但是皇帝卻忽略了一個問題,或者說皇帝從來就沒考慮過的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門派是否願意歸順於朝廷,如果歸順於朝廷就相當於失去了自由,還要受製於人,但是同樣的,如果不肯歸順於朝廷,那就相當於是公開的於朝廷為敵。

各派的門人都不少,但是哪一個門派的人也比不上皇帝手裏的軍隊,就算是所有的門派的人加起來也是連軍隊總數的半數都不到,這也就意味著他們不能和朝廷硬碰硬,想必皇帝也是想到了這一點,所以才這麼快就有動作了。

項秦自然是不想歸順於朝廷的,但是以什麼理由什麼辦法來拒絕皇帝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這些天各位堂主也都提出了各種辦法,但是項秦覺得這些辦法到最後都行不通,不過皇帝也不可能三五天的就能到江南,他們還有時間再想辦法再商議。

其實項秦這些天也想過一些辦法,但是想著想著自己就把這些主意都否定了,皇帝雖然上了年紀,人也不像年輕的時候那樣精明,甚至這些年已經有些昏庸的苗頭,但是也不是個好對付的,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當然這一招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項秦是不想用的,皇帝漸漸的上了年紀,但是還總以為自己春秋鼎盛,一直到現在都沒有立過太子,而且皇上最不喜的就是有人忌憚自己的皇位,如何實在這次和皇帝和談不來,項秦就隻能讓人用假意逼宮這一招讓皇帝暫時打消對他們的念頭了。

不過這一招算是兩敗俱傷,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招數,項秦還是不願意輕易用這招的,當然了,還要看皇帝具體是想怎麼做,項秦才好做出相應的對策。

這些事項秦都沒有告訴劉曉冬,劉曉冬隻以為是項秦許久沒有回來過了,所以‘百潛閣’在左護法的手上積壓了很多事需要項秦去處理,所以劉曉冬絲毫沒有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