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孫悟空立刻道,“自然知道,本來這花果山的猴王是弟子,隻是弟子一心求道,所以早就四處奔波行走,不常年在山上,所以我的那些猴子猴孫們,才又選了他做了新猴王,不過也無所謂,弟子的誌向不在那裏,本來外出之時,還多少牽掛於他們,現在好了,有了新猴王帶領著他們,弟子也好專心求道了!”
王崇陽聽六耳獼猴這麼一說,心下頓時一動,原來這六耳獼猴才是花果山原來的猴王,隻是因為這猴子一心求道,所以才被孫悟空鑽了空子當了新猴王了?
想到這王崇陽不禁問六耳獼猴道,“你求學問道已經多少年了?”
六耳獼猴虛心地道,“弟子已經求道百年,至今也沒找到一個真正願意教弟子的師尊,直到弟子聽說這靈台方寸山上有神跡,所以弟子才來這裏求道,還請師尊收下弟子!”
王崇陽沉吟片刻之後,心中暗想,這六耳獼猴不來都已經來了,也就是說,自己和這六耳獼猴有緣,注定是要成為師徒的。
想到這裏,王崇陽立刻朝六耳獼猴道,“見你如此誠心向道,為師就破例收下你為徒吧!”
六耳獼猴一聽這話,立刻不住地給王崇陽叩首道,“弟子多謝師尊!”
王崇陽隨即就將六耳獼猴帶到了後山山中小築之中,開始先教授六耳獼猴筋鬥雲之術。
由於之前有孫悟空的執教案例在先,這一次王崇陽教六耳獼猴就更是手到擒來了。
加上這六耳獼猴似乎比孫悟空要聰明一些,所教的東西都是一學就會,孫悟空真正能駕馭筋鬥雲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而這六耳獼猴僅僅之時用了半個月就學會了。
之後王崇陽又開始教授六耳獼猴七十二地煞之法,不過教授之前,王崇陽也一樣循例問六耳獼猴,“為師這邊有三十六天罡之術,七十二地煞之法,你要學哪樣?”
六耳獼猴的回答卻和孫悟空不一樣,他立刻朝王崇陽說道,“弟子都想學!”
王崇陽聞言不禁暗道,那孫悟空隻是想到七十二比三十六似乎多一倍,所以選了七十二地煞。
這六耳獼猴就聰明多了,也貪心多了,直接兩樣都想要學會。
不過王崇陽之前也隻是潛心研究了七十二地煞,對於三十六天罡之術雖然也有涉獵,但也僅僅就是皮毛而已。
當初為了應付孫悟空,讓孫悟空盡快出師,所以王崇陽的豬妖精力都放在了七十二地煞之法上了。
所以王崇陽朝六耳獼猴說道,“二者隻可選其一!”
這一點上,六耳獼猴和孫悟空一樣,覺得七十二比三十六在數字上就多一倍,所以選了七十二地煞。
但是真正的三十六天罡之術和七十二地煞執法卻不是靠數字來衡量優劣的,王崇陽是看過三十六天罡之術的綱領的。
“斡旋造化、顛倒陰陽、移星換鬥、回天返月、喚雨呼風、振山撼地、駕霧騰雲、劃江成陸、縱地金光、翻江攪海、指地成銅、五行大遁、六甲奇門、逆知未來、鞭山移石、起死回生、飛身托跡、九息服氣、導出元陽、降龍伏虎、補天浴日、推山填海、指石成金、正立無影、胎化易形、大小如意、花開頃刻、遊神禦氣、隔垣洞見、回風返火、掌握五雷、潛淵縮地、飛砂走石、挾山超海、撒豆成兵、釘頭七箭!”
從總綱上來看,其實三十六天罡之術是遠勝於七十二地煞的,但至於為何後來會三十六天罡之術的豬八戒,遠不如隻會七十二地煞之法的孫悟空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豬八戒一來太懶,遇事就躲,不願意打頭陣,能推脫的都推脫給孫猴子,二來就是他自己本來學的就是個半吊子而已。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既然六耳獼猴要學的是也七十二地煞之法了,那也就是說,他日後注定要上演和孫悟空真假美猴王的戲碼了。
傳授六耳獼猴七十二地煞之法的過程也遠比教授孫悟空要快的多,僅僅不到兩年時間,六耳獼猴就已經能融會貫通了。
王崇陽感覺自己的使命又要完成了,不禁還有些小失落,這日將六耳獼猴又叫了過來,準備和送走孫悟空一樣,送走六耳獼猴。
六耳獼猴來後,王崇陽立刻朝六耳獼猴道,“你我師徒緣盡今日,你去吧!”
六耳獼猴也和孫悟空一樣不明所以,連忙跪在王崇陽的麵前不肯離開,“師尊,弟子到底犯了什麼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