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蒙古騎兵(2 / 2)

蒙古各部族戰將列於陣前,任來風挨個兒點將,“你,叫什麼名字?手下部族騎兵多少?”

蒙古族將領們各報了自己的名字以及麾下的戰士人數,任來風就給他們安排相應的位置。他也不知道這些人能力都怎麼樣,每個人都擅長什麼,初次合作嘛,就把他們看成拉科申麾下的普通騎兵好了。

四萬人馬,五千在左邊、五千在右邊、再有一萬放中間,剩下的兩萬多當成預備隊,三麵半包圍呈月牙形,向著鬼子就迎上去了。當然,這些騎兵肯定不是拿著大刀長矛去和八國聯軍火槍隊決戰的滿清八旗騎兵,他們是已經進入火槍時代的現代化騎兵!

幾萬騎兵每人一支馬槍那還得了?當蒙古騎兵躍馬馳騁、馬槍放的都快趕上十掛伍拾萬頭鞭炮同時響的時候,鬼子終於受不住,開始撤了。

或許是常年和草原狼打交道的原因吧,蒙古騎兵的戰術很有一點兒草原狼獵食的勁頭。對手一旦逃跑他們就在後麵遠遠地跟著,找到機會就撲上去猛咬一口;等到對手回身反擊的時候,他們就迅速後退至安全距離;對手再撤、他們再追。在這種戰術之下,再強大的對手也得被他們活活的磨死。

眼前這個對手其實並不算太強大,但蒙古獵手們仍然耐心的跟在後麵,小心的尋找著機會。

日軍指揮官看出了蒙古人的險惡用心,他們一邊加快了行軍速度、一邊派出精兵強將到隊伍後麵,意圖應付隨時都可能到來的襲擊。

第一次襲擊當中,日軍死了十個人,蒙古騎兵死了二十個;第二次襲擊,日軍戰死六個、重傷八個,蒙古騎兵死了十五個。日軍戰死的人不多,負傷的人卻在快速增加著。而蒙古騎兵的陣亡人數卻呈逐步下降趨勢。

等到類似的襲擊連續發動五次之後,蒙古族騎兵在每次進攻當中的陣亡人數已經能控製在兩人以內了。

雖然每次傷亡都不大,但架不住人多。一次兩次不顯眼,十次二十次的誰也受不了!相隔半個小時、有時候十幾分鍾就是一次襲擊,如此頻繁的攻擊頻率讓這支日軍的耐心逐漸喪失,日軍越來越焦躁了。

所幸,日軍這次來的也不是就這三千人,鬼子也有大部隊。就像這三千部隊一樣,鬼子有零散的,同樣有編成大部隊以後上戰場的。任來風布置在外圍的部隊攔住了一批,應該是攔住了很大的一批,但同時也有相當數量的敵人突破外圍衝進了青岡縣的內圈。

在騎兵追擊過程中,鬼子的援軍也在源源不斷的進入戰場。有向我軍發動進攻的,也有加入撤退中的日軍隊伍的。總之,日軍的人數在不斷增加,但他們的頹勢卻並沒有就此改變。

直到退到鐵路線上的時候,日軍的頹勢才得以改變。兩列裝甲列車赫然停在了哈爾濱至滿洲裏的鐵路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