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暴力手段,讓這批潰兵重新回歸了戰場。任來風帶領飛虎營主力隨後跟進,一路上凡是遇見的敗兵,一概被任來風用槍口逼迫著回了頭。敗兵往往都是十幾個人,超過二十個的都是少數。飛虎營近千人馬往這兒一堵,誰能跑得了?誰又敢跑?
飛虎營就像虎趕羊群一般,趕著這些敗兵往戰場上去。哪個不聽招呼,直接開槍打死!這年頭也沒有個健全的法律,反正是隻要自己感覺對那就做了。
炮聲越來越近,任來風就知道他已經接近真正的戰場了。指望被趕回去的敗兵就能抗住鬼子簡直是開玩笑。那幫人建製完整的時候都不是鬼子的對手,更別說現在缺兵少將,連個真正的指揮官都沒有了。
任來風逼他們重上戰場,除了要讓他們對得起身上那身軍裝之外,也有讓這些人替飛虎營探路打前站的意思。哪怕這幫人一觸即潰呢,他們也能讓鬼子減慢點兒進軍速度。用不了太長時間,隻要能給飛虎營留下做出反應的時間就行。
根據槍炮聲判斷,鬼子應該就在前麵不超過兩公裏處。任來風看了看周圍的地形,這裏雖然沒有函穀關、娘子關這些天下有名的雄關地形險要,卻也有那麼幾分自己的特色。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時代早就一去不複返了。即便是山海關、函穀關,鬼子還不是說打也就打下來了。所以說,戰爭的勝負最終還是要看人,地形隻能起到一個輔助作用。
飛虎營現在的地方是一條寬不過十米的鄉間土路。右邊是一望無際的田野,剛剛收獲過的田地上滿是已經被掰了穗子的玉米杆。路的左邊大概二十米外就是一道五六米高的斷崖,斷崖上也是收獲以後的玉米杆。這要兩邊都是斷崖,該是一個多理想的伏擊地形呀。
世間哪有那麼多完美的事?既然走到這兒了,那就因地製宜,利用本地的地形打一場漂亮仗吧!任來風開始分兵派將。
第一連、第三連到斷崖上麵埋伏,鬼子來了,這兩個連居高臨下射擊,給鬼子以有效殺傷;新一連、獨立大隊、新二連,埋伏到玉米地裏。當鬼子從玉米地跟前經過的時候,這三支部隊可以突然開火,大量殺傷敵軍!
還剩一個第二連。本來任來風想把第二連也放到懸崖上麵。付二衝槍法好,第二連裏槍法好的也多,給他們一個好的射擊位置肯定能比其他連隊發揮更大的作用。但付二衝偏不!
這位二連長不願意躲在高處朝鬼子打槍,他喜歡離得近了,到跟前和鬼子近距離作戰,最好是和鬼子拚刺刀!付二衝現在每天都要抽時間練大刀片,沒事兒他就磨那把大刀。
我們知道,孫桐萱的部隊也是西北軍中的一員。從當年馮玉祥給麾下部隊裝備上大刀片開始,大刀就成了西北軍的製式武器。任來風當初還學過耍大刀呢。付二衝就等著揮舞著大刀去砍鬼子的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