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3 / 3)

1937年,小富蘭克林曆盡千辛萬苦終於追到了埃塞爾·杜邦。杜邦家族瞧不起富蘭克林的父親。由於這一婚姻頗具“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味道,公眾對其中的細節更是貪求。新婚中的富蘭克林不僅完成了哈佛的學業,還在弗吉尼亞法學院獲得了法學位。他開始在華爾街的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年薪2000美元。這在當時也是少得可憐的,但在大蕭條時期有份工作已很不錯了。

和同時期的其他人不同,小富蘭克林終生堅持為社會公益事業效力,並沒有在發財後就放棄。1965年他被約翰遜總統任命為機會均等委員會主席。他的社會意識促使他從事公共事業,反對種族歧視,並為提高老兵待遇而努力。杜魯門總統任命小富蘭克林為美國人權委員會成員。年輕的小富蘭克林還參加過競選,1949年到1954年他當選為紐約市20區的自由民主黨議員。1966年他競選紐約州長失敗。

小富蘭克林作為海軍軍官在二戰中也載譽而歸,他指揮一艘護航驅逐艦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戰場作戰。他獲得了銀星勳章、紅心將章及其他許多榮譽。

這位美國最有名的總統之子不僅政績出色,而且在商業上也有成就,他曾擁有莫亞特汽車公司在美國的經銷權。但雖有財富,他的四次婚姻使他在美國社會認可的“藍皮書”——社會登記中被除名。雖然有如此顯赫的家庭背景,社會“藍皮書”一度認為他的行為讓人無法接受。

小富蘭克林回顧他的生活時說,作為總統的兒子並未影響他的生活:“美國沒有貴族家庭,隻有顯赫家庭。”他認為每一代人都應靠勇氣和才智獨自成功。

約翰·阿斯平沃爾·羅斯福

羅斯福夫婦的第六個孩子,第五個兒子

生於:1916年3月13日出生地:紐約海德公園

卒於:1981年4月27日死亡年齡:68歲零1個月

死因:心髒病

教育:格羅頓預科學校,哈佛大學

職業:商人

配偶:安妮·林賽·克拉克;艾琳·波得·麥克阿爾平

子女人數:克拉克3人;麥克阿爾平無

1933年約翰7歲時,父親就任總統,他和羅斯福家其他的孩子一樣,很快就因調皮搗蛋出了名。他的母親卻說這個小兒子是“我的孩子中最守規矩的”,當時(1937年),他們正在歐洲旅遊,約翰被控把香檳噴到堪尼斯市市長的臉上,並用一束花打了市長。

回到美國不久,約翰便與波士頓初入社交界的安妮·林賽·克拉克結了婚。婚禮在馬薩諸塞州舉行,規模盛大,一路上聚集了3萬觀者。婚後,約翰在波士頓的一家進貨店做事,周薪18.50美元。報界很讚賞這個年輕人的行動,並把他與其他富商的孩子對比。一家報紙這樣寫道:

羅斯福家的小兒子約翰·羅斯福幸福地成家後獨立生活。他找了份工作,並將學習經商。這遠比加入紈絝子第的行列、在雞尾酒會中荒廢光陰、揮霍父母的錢財(像許多人那樣)要強得多。

美國加入二戰後,約翰參加了海軍直到戰爭結束。父親在戰爭即將結束時去世,而約翰當時不在美國。此後他回到美國又開始經商,任費連子公司下一家服裝連鎖店的經理。約翰的私生活不同於家庭其他成員。1947年他的名字突然出現在《生活》雜誌上,伴之以一幅約翰在公司的大照片。

除了1957年回到紐約時他試圖競選市長外,約翰對政界不太感興趣,這不同於其他從政的兄弟們,但他在幕後支持他人。在紐約,他擔任巴奇·哈賽·斯圖爾特盾牌徽章公司的副總裁,他的業餘時間都花在為慈善事業集資上,包括建立小兒麻痹基金會,因為他父親即因此而落下殘疾。

讓人驚奇的是羅斯福的這個小兒子晚年卻對政治更感興趣並支持共和黨。他還全力支持艾森豪威爾、尼克鬆和裏根總統以及紐約的洛克菲勒和傑維斯,與鄰近的新澤西州相竟爭。羅納德·裏根剛上任,約翰便因心髒病在紐約去世。

殘疾

disability;handicap

一種心身狀態。處於這種狀態的人,由於軀體功能或精神心理的障礙,不能或難以適應正常社會的生活和工作。因病致殘稱病殘。因傷致殘稱傷殘。構成殘疾的要素主要有3個:①有由於疾病或外傷所導致的一種現代醫學條件下尚無法使之完全“複原”的器官或組織的“終局狀態”。這種終局狀態的存在,是殘疾的病理要素,又稱病理損害。這是殘疾的必備要素。②有病理損害導致的軀體生理功能或精神心理功能的低下或喪失。這是殘疾的生理功能障礙要素。③有由於生理功能障礙或病理損害造成的在完成與其年齡、性別、文化相適應的社會角色方麵的困難,這是殘疾的社會角色障礙。又稱社會功能障礙、社會環境障礙。狹義的殘疾人主要指同時具備三要素的或以社會角色障礙為主的殘疾者,他們是政府和社會關注的殘疾對象。廣義的殘疾人實際上指生理功能殘疾人。廣義的殘疾也泛指生理功能殘疾。殘疾人應當得到社會的理解、尊重、關心和幫助。“殘疾人在家庭生活、教育、就業、住房、參加政治社團、利用公共設施、謀求經濟自主等方麵,有權充分參與社會並獲得和健全人同等的機會。”這是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宣言》(1978.12.9)規定的基本宗旨。

采取各種措施預防殘疾的發生或使之在早期消除是《聯合國殘疾人世界行動綱領(1983~1992)》中規定的首要任務和目標。首先要建立地方的致殘原因流行學的動態分析和研究係統。對致殘的10大原因(疾病、遺傳變異和先天畸形、營養不良、藥物毒物傷害、社會和家庭變革中的心理衝擊、交通事故、職業病和職業勞動事故、環境汙染、自然災害、戰爭)進行有地區針對性的逐年的統計分析,為地區具體的預防決策提供依據。另外,從醫療衛生、行政管理兩個方麵,推行綜合性的兩級預防方案,並使之逐步落實。兒童殘疾預防的關鍵是控製先天性及遺傳性疾病。嚴格控製近親結婚,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妊娠遺傳學檢查,是預防工作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