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1882.1.30—1945.4.12)是美國第32任總統,出生於紐約。父親詹姆斯·羅斯福是一個百萬富翁。母親薩拉·德拉諾比父親小26歲。羅斯福曾就讀於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1910年任紐約州參議員。1913年任海軍部副部長。1921年因患脊髓灰質炎致殘。1928年任紐約州長。1932年競選總統獲勝。執政後,以“新政”對付經濟危機,頗有成效,故獲得1936年、1940年、1944年大選連任。第二次世界大戰初,美國采取不介入政策,但對希特勒采取強硬手段,以“租借法”支持同盟國。1941年底,美國參戰。羅斯福代表美國兩次參加同盟國“三巨頭”會議。羅斯福政府提出了軸心國必須無條件投降的原則並得到了實施。羅斯福提出了建立聯合國的構想,也得到了實施。63歲時由於腦溢血去世。
1905年,羅斯福與安娜·艾利諾結婚。艾利諾是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侄女,結婚時西奧多·羅斯福還在任職期間,總統親自參加了他們的婚禮。他們有五子一女。
以下則是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的家庭情況。
安娜·艾利諾·羅斯福·多爾·伯蒂格·郝斯特德
羅斯福與安娜·艾利諾·羅斯福的第一個孩子,獨女
生於:1906年5月3日出生地:紐約海德公園
卒於:1975年12月1日死亡年齡:69歲零7個月
死因:癌症
教育:私立學校,康奈爾大學
職業:主婦,母親,新聞作家
配偶:克蒂斯·迪恩·多爾;約翰·伯蒂格;詹姆斯·艾迪森·郝斯特德
子女人數:多爾2人;伯蒂格和郝斯特德無
作為富蘭克林和艾利諾·羅斯福唯一的女兒,安娜·艾利諾7歲時隨父母來到華盛頓,之後她繼續就讀於女校。艾利諾曾講安娜受到的管製太嚴了,並承認這對孩子的教育毫無益處。因為母親對如何帶孩子一無所知,所以有時她會做蠢事。一次,艾利諾把小安娜放在鐵籠中掛在屋外,她相信呼吸新鮮空氣會對女兒的健康成長有益,可鄰居對此大驚,威脅要號召大家反對虐待兒童。
1925年,安娜從學校畢業。她高高的個子,棕色的頭發。□□的祖母薩拉·富蘭克林把她帶到國外,安娜當時不想上大學,這令祖母很滿意,她警告安娜別當“學究”,以免因為男人害怕而成個老姑娘。但安娜不愁嫁不出去,事實上,她一生結了三次婚。
安娜沒聽祖母的勸告,而是決定上大學。她喜愛戶外運動,也喜歡動物,於是,到了康奈爾大學學習農業。20歲時,安娜因嫁給大她10歲的股票經紀人克蒂斯·多爾而中止了學業。她向多爾解釋為什麼結婚時直言不諱:“我想結婚就結婚,因為我想逃避。”安娜所指的是母親與祖母之間的拉鋸戰。可想而知,安娜的婚姻不會長久。她與丈夫在結婚六年並生有二子後離異。自此,安娜的父親就任總統,全家搬到了白宮。
在父親1931年首次競選總統時,安娜遇到芝加哥論壇報的記者約翰·伯蒂格,並愛上了他。雖然芝加哥論壇報堅決支持共和黨,並在羅斯福任職期間猛烈攻擊他本人及其政策,但報紙的態度並沒有影響安娜和伯蒂格的結合。他們於1935年結婚。伯蒂格離開論壇報轉而從事公共關係工作。此後在羅斯福的另一敵人威廉·蘭道夫·赫斯特的幫助下,他當上了西雅圖路透郵報的編輯。
赫斯特與羅斯福的關係受到公眾的批評,安娜夫婦便離開了西雅圖,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買了一家導購報紙,期望能將它辦成日報。他們傾其所有投資辦報,還向安娜的母親和弟弟傑米借錢,但終究還是失敗。他們的婚姻也宣告失敗。伯蒂格離開了鳳凰城,而安娜繼續奮鬥到1948年夏天。麵對強烈的反對,安娜自衛道:“我喜歡與反動壟斷作鬥爭,我痛恨他們現在這個國家的這麼多領域內獲勝。”1949年她與約翰離婚。伯蒂格再婚,但是1950年10月29日,他從紐約一家旅館的七樓上跳樓自殺。
安娜不屈不撓,又重新開始。1952年她嫁給了詹姆斯·A·郝斯特德醫生。郝斯特德醫生對身心療法非常感興趣。安娜夫婦在加州過著平靜的生活,偶爾去伊朗或華盛頓出遊。作為福布萊特學者,郝斯特德醫生也是華盛頓退伍軍人管理局的一員。1960年這對夫婦在伊朗建了一所醫學院。
這對夫婦後來回到紐約,1975年安娜因喉癌去世,葬在她的出生地海德公園。安娜和多爾的兒子把姓由多爾改為羅斯福。
詹姆斯·羅斯福
羅斯福和安娜·艾利諾·羅斯福的第二個孩子,長子
生於:1907年12月23日出生地:紐約海德公園
卒於:1991年8月13日死亡年齡:85歲零9個月
死因:中風,長期帕金森症
教育:格羅頓預科學校,哈佛大學,波士頓大學法學院
職業:商人,政治家,教師
配偶:貝西·庫欣;羅麥樂·特麗莎·斯內德;格來迪斯·
艾琳·歐文斯
子女人數:庫欣3人;斯內德和歐文斯無。
人稱富蘭克林與艾利諾的長子繼承了父親的魅力、無盡的精力以及父親演講和雄辯的才能。詹姆斯26歲時父親當選了總統。他在男子學校格羅頓預科學校畢業後上了哈佛大學,最後在波士頓大學法學院完成學業。畢業後他進入了保險業。
被稱為“傑米”的詹姆斯曾擔任父親在馬薩諸塞州的競選班子負責人,父親當選總統後,傑米認為他也應該有責任為父親新政府的成員任命提些建議。然而此舉遭到公眾的極力反對。於是傑米出走歐洲。他再次回到美國後,據傳曾被考慮為總統秘書人選,但由於公眾的強烈反對,富蘭克林不得不放棄這一打算。但不管怎樣,傑米還是有自己的想法。
1935年,年近而立之年的傑米擔任國家糧食發酵公司的總裁,生產工業用酒精。這次公眾又從這位總統之子身上挑出了毛病,有傳言說公司的後台與黑手黨有聯係,而且傑米是因為他的總統之子身份才當選的。傑米又成了眾矢之的。他辭了職,聲稱因為時間衝突,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
此後,傑米做為總統助理隨父親到南美洲參加了美洲會議。他的官銜是海軍中校。此舉又遭到非議,他又辭了職,但仍為父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