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我一個人在廚房裏炒菜。忽然想起昨晚婆婆說的那句話:“我不要你們的錢。我每天都吃你們的。你們拿回去。”
昨天是婆婆的生日。當大家吃完飯回去了,我叫元拿兩百塊錢給婆婆。婆婆不要,然後就說了上麵的那句話。我當時沒在意,隻是叫她收著錢,自己買件衣服或者想吃的東西。現在,想起那句話,心裏卻感覺很難過。
替婆婆難過。
婆婆心裏可能想:她給我們添麻煩了,是我們的負擔了。給她飯吃就足夠了。我忽然想起,人老了,其實內心的安全感也在一點一點的減少啊。怕兒子媳婦嫌棄,怕生病了無人照顧,怕成為孩子們的負擔——他們心裏可能害怕的事情很多吧。因為,老了,有很多事情就無能為力了,得依賴孩子們過日子,有寄人籬下的傷悲。所以,得小心翼翼的。我忽然很心痛,為他們的小心。
吃飯的時候,我對婆婆說,媽,你以後再也不要說什麼吃我們的之類的話了。你應該吃我們的,是天經地義的。他們是你們的孩子,為了他們你吃了多少苦啊。現在是我們照顧你的時候。給你錢你就拿著,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別想其他的。
婆婆有點感動,眼裏有淚光閃爍,她說,我們做大人的心裏也有杆稱。總是讓你們吃虧呐,另一個邊都不沾啊。我知道,婆婆說的是大哥大嫂。可是,遇上那樣的事又能怎麼辦呢。再說,你們負擔也重,李星要讀書,以後又要買房子。婆婆繼續說。
媽,你別管這些。再說,我們都有工作,我們有吃就有你的。其他的別想。想吃什麼自己買就是了。
從結婚到現在,這麼多年,除了大嫂生孩子的那年,婆婆公公在那裏住了一年外,一直都和我們住一起。兩個老人的生活都是我和元照顧。也有熟人勸過我,要兩家輪著照顧老人,這樣才公平,而且這也符合鄉下的規矩。可是,我做不來。我提都不敢提。婆婆公公和大嫂的關係不好,他們過去那裏住,定會受氣的。兩個老人的身體不好,哪裏經得住氣啊。我常想,若是我的爸媽受這樣的氣,我會很難過的。我不能這樣做。
於是,這十多年來,我們不離不棄,我去哪裏他們便跟著去哪裏。我們在鄉下的一所中心小學住過,在出租屋裏住過幾個月,在學校的一間漏雨的小樓裏住過,後來又搬到了樓下住,再後來買房了,才搬進現在這個三室兩廳的家裏。一家五口,相依相偎,已經成為習慣。我們會吃了晚飯一起去散步。最難得的是,這麼多年裏,我們從未紅過臉吵鬧過。有時難免有摩擦,隻要一想到,他們是正在漸漸老去的我們的親人,他們正在慢慢地要離我們而去。我便極力控製情緒,不管我對還是錯,都向他們道歉,看到他們開心地笑了,我也就安心了。
院子裏的人都說我脾氣好,同事很佩服我婆媳關係處理得這麼好,我有時也覺得自己是個怪人。我的脾氣其實很暴躁,唯獨對這兩個老人,我不能也不忍心發火。這十多年,我們相扶相攜不容易。我們工作忙,他們幫著我帶孩子,給我分擔家務,他們給予我很多溫暖的愛和關懷;現在,他們隨著歲月流逝漸漸漸漸地老了,身體也越來越差,該是我們好好照顧他們的時候。我不要他們內心不安,要讓他們知道,我們愛他們是理所當然的,他們隻管享用就是了。
作為兒女,能讓爸媽安享晚年是最幸福的事。我曾對同事說,我愛我的舅母愛我的公公婆婆,其實是有私心的。我就是希望有個人也像我一樣善待我爸媽。同事一聽,非常讚同,說,我也是一樣的哦——
我永遠記得那個故事,一個老人要經過一道門,一個年輕的婦女趕緊給她開門。老人說,謝謝你。那個婦女笑著說,不用謝。我隻希望,當我的父母要經過這樣的門時,也有人為他們開門。
每個人待別人好,其實是有私心的:希望著能用愛心換愛心。希望著著愛的陽光也能惠及我們的親朋好友。也許這正是人類得以連綿不絕的原因所在吧。
讓每一個老人得到愛的陽光,幸福地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