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色的耳環是最簡約的款式,隻有在羽毛狀的吊墜上被付小小母親特意的訂做了一個f,表示這是付小小專門的東西。
款式是最簡單的,但那個熟悉的字母,徹底的提醒著自己這完全不可能隻是一個巧合。這就是自己丟失的那隻耳環!另外一隻還好端端的在家裏麵保存著。
這對耳環是付小小十八歲生辰的時候母親送的,那個時候家裏的狀況並沒有很好。不過是勉強還了大部分的債務,想要過上從前奢華的生活依舊是異想天開。
曾經甜蜜的生活,付小小有時候恍然的回想,就好像踩在了棉花糖一樣的雲端之上。半山別墅,家裏有花園有遊泳池,母親整天含笑的在家裏麵研究插花研究茶道。
所有家務都有傭人做好,付小小自己擁有整個房間的洋娃娃。出門就是轎車接送,還有笑的靦腆的司機叔叔,這一切回想起來竟然就如同在上個世紀一樣。
其實掐指一算,也不過是過去了十幾年而已。但是付小小隻覺得那樣的生活遙不可及,甚至就如同從來沒有過過一樣。
後來其實付小小很少會回想起當年的生活,習慣了在狹小的房子裏麵一家人同甘共苦,習慣了在每一年的大年夜,父親總是奔波在給人還錢的路上。
那個時候母親在家中抱著自己,對著淒涼的餐桌,總是安慰性的說。“過年是咋們中國最大的一個節日了,手頭上有點兒錢總是要還清了讓人過一個好年。都說債務不留明年,還是要在今夜就還好。”
於是付小小已經習慣了,每次別人家熱熱鬧鬧的團圓飯。到了他們家,就是一直到深夜父親才帶著滿身外麵的風霜回家。
父親回來的時候,臉上總是帶著顯而易見的疲倦,身上被外麵的風雪給弄的冰冷,但是神情是一年之中難得的輕鬆。
這個時候母親就會為父親倒上一杯溫熱的白酒,給付小小倒一小杯水酒。一家三人就在醉人的酒香之中進行著這一年最後的晚飯,言笑晏晏。
從小父母就堅持認為,盡管是孩子也會有自己的主見。每次家中的時候都會詢問過後付小小的意見,同樣會把家中的情況報道給付小小聽。
在一年午夜沉醉的酒香之中,付小小會側頭認真的聽,父親慢慢的算著家中的債務。今年還了誰的誰的,明年打算還了誰的誰的,這都是堅持著這一家人在那段貧困日子裏麵度過的信仰。
後來債務還了很多,隻剩下親戚之間的一些小筆的債務。父親長期愁苦的臉上也總算是綻放出來了比平時更加多的笑意,家中的年夜飯也一天比一天更加的豐盛。
這對耳環是母親自從破產以來送給付小小唯一算得上是奢飾品的禮物,耳環是鉑金的材質,精巧可愛。
幼時的付小小總是懵懂可愛,在擁有一個房間的洋娃娃時,手中捧著精致美麗限量的格林童話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