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未來之夢
“魔鬼三角洲”對外界是惡夢,而裏麵卻存在著另一種和平,一種難得的安寧,外界的和平是在政策維持下的和平,而三角之內的和平卻是無拘無束地和平,這樣的和平靠的是人們心中的道德觀。三角內的景象已是外界的人難以想像的,裏麵有高度發達的科技所維持的日常生活的運轉,整個三角之內就如同大都會一樣繁華壯麗。
三角洲內部的三個島嶼有著不同的景象,一個是高樓聳立的鋼鐵之城——埃爾島,一個是螢飛草長、蔥蔥鬱鬱的農莊——康翠島,剩下的一個是片草原——有著許許多多的訓練場及試驗區的草原,由於訓練及試驗的緣故草原有很多地方都變成坑坑窪窪的荒野——格拉斯島。鋼鐵之城最為繁華,它是高科技的象征,擁有著數以千萬的記的機器人支持其每天的運轉,鋼鐵之城的五座鋼鐵巨樓足有300層,1000米高,樓中采用的是鋼鐵規格的柱子,鏤空的部分有玻璃填充,五座大樓成五角星分布,每座大樓都是有著塔般的外形,頂上還有個巨型圓球。每一層都住著上百戶的居民,一般情況下住在五座主樓中的居民都是在自家工作的,平時比較少出門,而主樓中每隔兩層就有一層是商場及娛樂場所——尚宇層,人們可以到那邊進行購物,也可以帶著家人一起去放鬆下。當然要是平時大部分時間都在樓內定會悶死人。樓外是懸浮的空中列車,所以並不擔心出入不方便,居民也可以到尚宇層的港口乘坐空中列車到外麵辦事。三角內的懸浮車是不需要軌道支持的,懸浮車雖然也是靠磁力的作用才可以實現懸浮的效果,但三角之內的懸浮效果比外界的要理想得多,理由是三角之內有著比較強的地磁場,科學家們利用磁場的原理,加上對不同高度的受力情況的應用,懸浮車的基本原理也就確立了。外界需要固定的軌道來提供懸浮列車所需要的磁力,而三角利用的是超強的地磁場,所以根本不需要考慮到固定軌道提供磁力的問題,然而讓懸浮列車是要在指定的航線上飛行的,所以必須得控製好磁力,根據不同高度具有並不相同的磁力,可以自動調節磁力的裝置就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就好像熱氣球可以通過調節柴油燃燒的劇烈成都控製氣球內部氣體的溫度,進而實現飛行的效果,隻是利用反地磁的效果是沒辦法使飛行器進行水平方向上的飛行。懸浮車之所以能夠自由的在空中飛行也是因為懸浮車內部有著可以自動調節的本身的磁力的功能,調到指定的磁力就可以在地磁的反作用下飛到指定的高度,至於水平方向上的飛行則是依靠普通的動力——氫能源。如今氫能源已經普遍應用,很多情況下飛行器的靈活狀態也大大的提高了。
雖然埃爾島鋼鐵巨樓中間有大大小小的公園,但與康翠島比起來還真有點小巫見大巫。康翠島上居民的住房全部采用古老的建築模型,即古代的風格,擁有著四合院,圓形土屋,水上木城,古老的教堂等等,在康翠島上可以隨處見到曆史的痕跡,島上有很多博物館、紀念館。康翠島上的居民主要的勞作是生產三角所需要的糧食,水稻、小麥及海鮮產品。三角處在南半球的亞熱帶,所以適合種植水稻,而小麥則需要在溫房內種植。至於格拉斯島則是教育與科研重地,由於整個島嶼就是一個平原,所以在上麵建設了大大小小接近自然的建築物。這些建築物都是在地表設一個入口,而地表之下才是真正的生活空間。為了可持續的發展,也為了保留一份原始,格拉斯島可謂是動物與人最好的休閑場所。
魔鬼三角洲隻是外界人們對三角洲夢魘的恐懼稱呼,洲內的居民則是欣喜地自稱“希望之界”。為了支持科技的發展,洲內的管理者大力發展教育,為此還舉辦了大大小小的年度測試比賽,其中最為出名的是每五年一次的“未來之夢”選拔賽。“未來之夢”選拔賽是為了選舉優秀的合適學員進入最高級機密的研發資格賽,也是競爭最為激烈的比賽。由於每五年才舉行一次,每次能通過測試的學員隻有15名,而希望之界內的學員則是維持在1萬人左右,除去低年級的初學者,年齡在12-25歲之間的學員總共將近有6000人,且每次報名參賽的大概占五分之二,也就是2500人左右。界曆——元2987年9月10日,未來之夢選拔賽再度在格拉斯草原上舉行。為了保證草原不被破壞,格拉斯草原隻允許參賽的人員以及考官進入,如果家長想觀看則隻能通過界之眼,而界之眼的多象性則可以保證每個人可以隨意的參觀參賽者的比賽過程,甚至將主畫麵換成自己喜歡的參賽選手上。格拉斯草原是廣袤的,比賽場地隻是占據了其東部很小的一塊土地,而其他的地方,地下之城裏研發人員則是照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