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1 / 2)

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

作者:沈江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既是語文教學思想的深刻變革,又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本質要求。語文素質教育就是依據人的發展和未來生活的實際需要,以全麵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素質為根本目的,以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主動精神,開發學生的智慧潛能,形成學生健康個性為根本特征的學科教育活動。

【關鍵詞】語文 滲透 素質教育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擺脫傳統教育思想的束縛,是麵向現代化建設對各種人才的需要,根據科學的人才觀和質量觀,來探索語文教學的新途徑,這是新形勢下語文教學改革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語文教師在肩負“減負增效”、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曆史使命中,必須更新教育教學思想,要有意識地把語文教育發展的重點放到全麵提高學生的素質上來。我認為,一個教育者如果隻能培養成績上的優生而對品德教育無收獲,那是失敗的教育。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何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是長期以來教育界一直探討的問題。而開展語文活動是有效途徑之一,也是語文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它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我在教學中搞了幾項活動,收益頗豐。

一、中學生熱點話題課

新的教學大綱把培養說話的能力,也提到重要的位置,時代要求我們培養的人才不是隻會吸收而不會輸出、不會表達的木頭人。因此,我在教學中開設了“中學生熱點話題課”,如“生日破費情有可原”“當幹部影響學習”“中學生談戀愛未嚐不可”等等這些話題貼近中學生的生活,與他們的身心發展、前途未來,息息相關,激起了他們的興趣。是非曲直,越辯越明,雙方各自引經據典,據理力爭,思維能力、表達能力都得到提高。為了增強論證力量,學生課後積極翻閱報刊,收集資料,摘取有用信息,擴大了閱讀範圍,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麵,增強了自我發展能力。

二、課前語文知識介紹

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除了專門開設語文活動課外,平時,每介紹前一天所學的課外語文知識,所講內容包括字、詞、修辭、語法、名言警句、作品介紹、美文欣賞、名人逸事,真正是包羅萬象,無所不有,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麵,一學年下來,有的學生收集了厚厚的一大本。

三、多措並舉培養說話能力

1.先聽後練說。聽是說的前提。在教學中,教師先給學生講故事,或聽錄音故事,要求學生全神貫注地聽,聽清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抓住主要內容,聽完後再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聽故事練說,采取視聽或靜聽方式,練說時按自己說一互相說一上台說一表演說的程序訓練。這種訓練,對培養學生注意力、記憶力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