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常委爭論(24)(2 / 2)

對於這些來自高層的信息和動向,齊天翔一般都是認真地傾聽,可卻很少放在心上,因為這些道聽途說的信息,大多都是好意地傳遞,很難追究來源。另外高層的動向,也是齊天翔所控製不了的,與其過分關注,還不如做好自己的事情,耐心地等待結果的出現。這些不但是現在齊天翔的作法,以前幾次大的人事變動,齊天翔都得到過這樣那樣的信息,也是采取這樣的辦法處理的。

可齊天翔怎麼也沒有想到,侯哲海會在統計報告這個環節,就開始提出異議,而且還有來自劉正國的附和,這是齊天翔始料未及的。

在齊天翔的意識中,作為省委專職副書記,侯哲海對於經濟工作是不感興趣的,不懂是一個方麵,沒有可以發揮作為的地方,卻是實實在在的。從北京空降河海,侯哲海的誌向不是省政府,而是省委一把手的位置,而也就是政治,才是他得心應手的強項。他隻能在最短的時間裏,將自己的長處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高層的注意,達到自己或就地接班,或回京另謀高就的目的,時間對於侯哲海的意義,要遠大於任何現實的誘惑。

可侯哲海卻急切地在經濟年度報告上,就開始實施他的計劃,不但顯得急切,也透出了慮事的不周,也正是這第一個議題的發難,才引起了齊天翔高度的警惕和重視。

林東生高超的政治技巧,很容易地就以省政府的事情由省政府做主,輕輕鬆鬆地就化解了侯哲海的責難,由此也看出了兩者之間經驗和手腕的高下。這在之後的資本運作和項目情況彙報上,體現的更為充分,對於侯哲海近乎無理取鬧的刁難,或者利用眾常委的合力,或者利用個人的權威,以及一把手的話語權,轉瞬間就將威脅化為無形。

尤其讓齊天翔佩服的,就是林東生利用省委書記的權力,針對侯哲海急於表現的心理,合理地將侯哲海打發到了基層進行調研,並且輕易就將他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對於久居京城,對基層現狀和情況兩眼一抹黑的侯哲海,短期內能夠適應都是問題,想要有所作為無疑是癡人說夢。

想想齊天翔就覺得僥幸,常委會所有的表決,都是按照自己的設想完成的,這裏邊沒有林東生的斡旋,以及高超技巧的運用,是根本難以實現的,而且對林東生關鍵時刻的隱忍,包括對自己無條件的支持,都顯示出他作為書記的眼光,以及胸襟,這是齊天翔需要補足的短板,也是他在今後工作中應該認真學習黨的地方。

一天的常委會告一段落,也就等於為省政府近期的工作,作了一次總結,下麵的路還很長,還需要更加謹慎小心地去走才行。

齊天翔暗暗地下著決心,也暗暗地給自己提著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