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農忙時節(4)(2 / 2)

看到大家的神情漸漸變得凝重,齊天翔知道自己的話給了大家沉重的壓力,就嗬嗬笑著有意說:“是不是我的要求有些高了,大家感到了壓力。要說有壓力不是壞事,可以成為工作的動力,但我不這樣認為,也不做這樣的要求。說句悲觀一點的話,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人算不如天算,隻要大家盡力了,做足了功課,結果並不重要,我看結果,更看過程,這點我說到做到。”

齊天翔的講話給了大家極大的鼓舞,盡管沒有時間用語言表達出來,可大家臉上的神情卻明白無誤地告訴了他這些。這就是齊天翔的用意,對於具體辦事的人員,鼓勵和信任要強於任何的要求,也不是作為省長應該過多要求的,他們有自己的工作目標,也有具體要求的領導,作為省長是應該超然的。這就像教師對於學生的鼓勵一樣,讚許和表揚總比批評能夠更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些是齊天翔做教師的心得,也是屢試不爽的方法。

望著王俊明等人滿意地離去,齊天翔知道自己的話收到了效果,但也明白,僅僅是話語鼓勵是不夠多,必要時還需要親自下去加加勁,添把火,作為省長的作用,也還是在表麵文章上更能體現出效果。

齊天翔這樣想著,卻根本沒有時間深想,而是在片刻的思考後,與小張一起走出辦公室,快步向孫萍芳的辦公室走去,哪裏還有民宗局和信訪局的同誌,等著反映宗教用地被侵占的事情。

過去之後,孫萍芳已經組織了協調和溝通,民宗局、宗教界人士,以及占地單位的負責人,都已經進行了一番激烈的爭論,看到齊天翔進門,才稍微緩和了下來。

簡單地聽取了彙報之後,齊天翔開始了講話,沒有任何調解的意思,也不糾纏誰對誰錯,而是強調了民族和宗教問題的重要性,在政權建設中具有的意義,以及維護社會穩定所起的作用。

齊天翔的話語不多,但當事的每一方都聽出了其中的意味,以及齊天翔的傾向,作為省長的表態其實就是一種權威的展示,看似難以調和的問題,很快就得到了解決。占地單位推倒的圍牆盡快恢複,寺院也主動給占地單位留出進出的通道,很長一段時間的紛爭,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望著眾人滿意地離去,齊天翔與孫萍芳又交談了幾句後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回味著孫萍芳感慨的話語,齊天翔明白,這件棘手事情的圓滿解決,不是自己有著高超的調解工作技巧或經驗,而是自己省長的身份和權威,解決這樣的事情隻要有高度就可以了,不需要苦口婆心地解釋,更不需要耐心地說服,姿態就說明了一切。

齊天翔感覺自己正在逐漸掌握和熟練著技巧,靈活地遊弋於實與虛之間,並漸漸自如,漸漸自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