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和二十一年,暮春。這場從去年深秋開始流行,折騰了帝都小半年的瘟疫終於銷聲匿跡了。皇城內外,坊間酒肆,無不煥然一新,人們一掃前些日子的憂心和惶恐,或是走街串巷,或是走親訪友,憋悶了許久的京城終於煥發出了原本的生氣。
京兆府尹賈大空看著手中的那份公文,已是激動得淚流滿麵。白紙黑字,隻見如下內容:一、東市街的怡紅院再度營業,天香樓也在爭分奪秒,各處勾欄豔幟高張,罪惡的交易
大有死灰複燃的趨勢。
二、西市街的胡人聚眾倒賣珍稀野生禽獸,現已有天朝民間野生禽獸保護者聯盟對此展開嚴正交涉。
三、工部侍郎劉大人與都察院左副禦史王大人於早朝途中,競馬高下,天黑路滑,不慎發生踩踏事故,幸無一人傷亡。
四、不法商販假冒太醫院之名,兜售各種違禁藥品,騙財劫色事件層出不窮。太醫院令姚大人已對外聲明並澄清事實,望廣大人民提高警惕,請認準華佗、扁鵲防偽標識。
五、……
……
終於,賈大空長長地呼出一口氣,感歎道:“吾皇聖明,帝都活過來啦!”閭閻裏外,載歌載舞;朝野上下,其樂融融。百官上書,言辭懇切地對這場人與病魔的激戰進行了歸納總結,紛紛認為在此次戰鬥中,各部官員的表現可謂盡忠盡職,平頭百姓的行動也是可圈可點,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皇帝陛下的真誠感動了上天,皇帝陛下的聖德福澤了萬民。因此,為了慶祝這個偉大的勝利,也為了釋放一下積蓄已久的激情,一道聖諭降下:上巳節,普天同慶,共襄盛舉。
話說,這一朝的天子自認為沒什麼優點,但說到“謙虛”他可是當仁不讓的。當朝野上下一個勁兒地頌揚是他老人家的英明神武趕跑了瘟神時,他很謙虛地表示這並非是他一個人的功勞。
再說,這位謙虛的天子也沒什麼興趣愛好,唯一能讓他津津樂道、孜孜不倦的就是訪仙山、求仙藥、拜神仙了。
所以,他老人家表示此次對戰瘟魔取得勝利的關鍵是得到了各位神仙的保佑,為了表達感恩之心一定要在上巳節這天舉辦一個盛大而莊嚴的儀式。三月三,遊上巳。
京城郊外的官道上急急地駛來一輛馬車,寶馬金轡,油壁香車,懸在四角的珠玉鈴鐺叮咚作響,清脆而散亂。良辰美景,何以如此急切,辜負這大好春光?
路邊的行人紛紛讓開道來。
“是何人家?如此匆忙無禮!”一路人慌忙避開疾馳而過的馬車,憤憤道。
“嘖嘖,小聲點。”旁邊一人望著絕塵而去的馬車,邊說道:“瞧見那車上的圖案沒,描金牡丹,正所謂‘世間絕色何處尋,不到陵陽不知一’……”
“啊…莫非,陵陽侯也來京都了?!”陵陽侯,便是那位七年前辭去相印的老丞相沈嚴沈文謙大人,今年五十有六,輔佐君王二十載,辛苦贏得一頭白,不但在朝堂上受人尊敬,而且在民間也有極好的口碑。七年前,沈嚴執意辭官,天子挽留再三不得便冊封了陵陽侯,讓他頤養天年去了。封文臣為侯爵在當朝是十分罕見的,但是這人不是別人,這是為江山社稷,為黎民百姓勞累了二十多年的老丞相啊,這更是當朝皇帝的老丈人,當朝皇後的親爹,當朝太子的外公啊,所以看似不尋常的事到了沈大人身上也就理所當然了。外人看沈家是受盡恩寵,風光無限,殊不知這老丞相也有暗自垂淚的時候,想當年他是一個盡忠盡職,心係天下的大臣,卻不是一個深情慈愛,心係妻兒的男人,年輕時他把一大半的時間都用在了朝堂上,對家人的照料實在是少之又少。到了晚年,他又痛失愛子,這對原本就隻有二女一子的他來說實在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不過,也正因為這個事情,他才地認識到自己是真的老了,該多花一點時間去關愛一下家人,多享受一下天倫之樂。雖然沒了兒子,但是在家招贅的二女兒卻育有一女,這就是陵陽侯最為疼愛的孫女,去年才過及笄,今年虛歲二八的小郡主,沈知若。
這位小郡主可是出名得很,尤其是經過去年賞花大會的一遭風流韻事後,她沈知若的芳名更是無人不知。原來陵陽城的人好風雅,凡事都愛往一個雅字上靠,琴棋書畫詩酒花耍得總比別處風流一籌,而於這幾件風雅事中最為陵陽人得意的就是花了。陵陽的牡丹可是天下聞名,千金難買,每年都會舉辦盛大的賞花大會。去年的賞花大會上,有人獻出了一株百年難得一見的極品白牡丹,喚作“千秋雪”,那花真是清靈潔白,美得毫無瑕疵。可是就在眾人嘖嘖稱讚的時候,忽然從桌子底下鑽出個小腦袋,湊近了那白牡丹,看了看又聞了聞。然後倏地站了起來,在眾人的目瞪口呆中一臉失望略帶惋惜地走開了。眾人方回過神來,忽然有人大歎一聲。原來那株冰清玉潔的白牡丹不知為何染上了一層嬌嫩的粉紅,好似美人嬌羞一般。由此,一個風雅段子便在陵陽城中流傳開了,說是“千秋雪”雖然美得江山失色,但是陵陽侯府的小郡主一顧便可以讓牡丹染色。後來,這“千秋雪”也被人戲稱作了“陵陽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