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說道:“這些事就都交給將軍去辦吧。”
鬥琪說道:“好,你傳信給鬥椒大人,我們配合他的行動。下午召開緊急軍事會議,你到時要參加。”
那人點了點頭就退了出去。鬥琪接下來再找剩下的人一一談了話。還正如他所說,這些人都沒有問題。意見算是統一了,但讓鬥琪出了一身冷汗。這些人都是他一手提拔上來的,但在這大事大非麵前有十之六七不同意他叛亂。隻有十之三四表示接受他的安排,堅定不移地跟著他走。
如果他真要謀反,這支軍隊他根本就不能完全控製。鬥椒也大膽大了,王權已經深入到了民心當中。就算是一個昏君,他們也會擁護。
萬事具備,隻欠東風了。下午會議如期召開。眾將領都來到了軍帳當中,真可以說是一個也不少。因為找他們談了話,他們的神色自然得很。
眾人坐定,鬥琪清了清嗓子說道:“諸位將軍,我已經跟你們都分別談了話了。熊侶心懷狹小、陰險狡詐、心狠手辣,根本就不值得我們為他賣命。在坐的將軍們,這次打敗晉軍。功勞完全都是我們的。但是熊侶不但不為我們計功,反而因為我在會議上為兄弟們力爭戰功,解除了我的兵權。”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他的這一做法,讓我寒心,讓諸將士寒心。我考慮了很久,我個人的榮譽得失、生命安全事小,但兄弟們的出路事大。一旦我受誅,兄弟們在軍中也混不下去了。與其做一農夫,不如另擇高枝。”
他掃視了一下眾將領威嚴地說道:“兄弟們,我們都是好男兒。現在熊侶與鬥椒大人將在郢城外進行一場決戰。我願意接受鬥椒大人的號令。如果你們願意跟隨我的,我帶領大家投鬥椒大人去。如果不願跟隨我們的,你們就留在營地。待戰鬥結束之後願走願留再由你們選擇。”
願走願留就算是不找他們談話,也由不得他們了。眾將領齊聲說道:“我等願隨將軍出征。聽將軍號令。”
他說道:“殺回郢城,活捉熊侶。”
眾將領也跟隨大聲喊道:“殺回郢城,活捉熊侶。”
鬥椒的人見到這個場麵,臉上露出了微笑。如果計劃順利進行,他的位置將不會低於鬥琪。對於一個鬥家的旁係子弟,就算他的能力再出眾,也不可能混到鬥琪這個位置。更何況他沒有鬥琪這樣的軍事才能。而這一次立功,他就有可能達到他今生無法達到的高位。
接下來鬥琪與諸將安排起所有作戰計劃。按鬥椒的人傳來的信息,楚王侶與鬥椒的軍隊將在五天後相遇。
鬥椒因為他的事情沒有確定,所以遲遲沒有行動。而楚王侶一路如同觀景一樣。慢騰騰地趕往郢城。而且大軍所到之處,常有違反軍紀的事情發生,每處理一起又得花上一點時間。本來十來天的路程,讓他們走了近半個月。
但還離郢城有七天的路程。鬥椒在得到鬥琪投靠他的情報後,決定主動迎擊楚王侶於漢水河畔。一來可以節省鬥琪的行軍時間。二來可以以天險據敵。這樣的安排說明鬥椒已經很小心了。
鬥琪開始暗中做好了急行軍的準備。隻等鬥椒的軍隊與楚王侶的軍隊相遇,他就會像一把利劍指向戰場。隻要楚王侶能與鬥椒對峙四天,他就可以趕到,解他之圍。
為了方便行軍,步兵都安排斷後。所有戰車隻帶糧草和部分盾兵。這樣他的先頭部隊隻有六七萬人的樣子。三四萬人留做斷後。
鬥琪這樣安排,目的是為了救楚王侶。而鬥椒的人心裏都認為他是為了著急立功,給鬥椒送一投名狀,才如此賣力。
他們三人中原有兩人是步兵將領。這一次他們都要求調進輕騎兵。而這一切都是鬥琪所希望的。他們離開了自己長期帶領的軍隊,就更好控製了。到時隻要讓他們的副將代替指揮部隊就可以了。省了很多麻煩。
時間越來越近,楚王侶的軍隊在快要到達漢水時,突然停了下來。鬥椒接到情報之後,他也不知所措。
楚王侶在這期間重點整頓了軍紀。現在已經馬上就要與鬥椒決戰了,他不得不收斂一下將士們的心。現在他有的是時間,做好戰前準備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楚王侶停了兩天後,渡過漢水河。快速接近鬥椒的軍隊。而就在這時,鬥椒給鬥琪下達了快速出擊的命令。
鬥琪還是以往的戰法。大軍暗中離開營地。秘密向郢城開拔。如果沒有細作彙報情報,他周圍的軍隊要發現鬥琪大軍離營也得三天之後。而這時他可能已出現在了漢水河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