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之源
教育隨筆
作者:王娟
三年的幼兒園時光是甜蜜而短暫的隨著大班下學期幼小銜接活動的開始我們的孩子們即將告別幼兒園生活進入小學生活孩子們有了期待也有了困惑『老師我們上小學還能在一起嗎』『老師小學的老師是什麼樣子的』『老師我會想你的』和家長們的交流中也發現了這樣或者那樣的擔心『幼兒園老師每天照顧孩子們很細心不知道以後小學生活能不能適應』『這孩子太調皮了哎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適應呀』看著孩子們可愛的臉龐純淨的眼睛我常在思考前麵的路是未知的有懸崖峭壁有雨露花香我們的小雄鷹即將展翅飛翔我應該給孩子們什麼讓他們以後的路程中即使在雨季也能擁有力量
【案例描述】
今天是實習教師的一節展示活動,上的是大班早期閱讀《大腳丫跳芭蕾》。酒紅色的封麵上一個扮相比較奇特的女孩正在跳著芭蕾舞,表情那麼陶醉,而她的那雙大腳更是大的讓讀者匪夷所思,這樣一個深沉的畫麵並沒有多麼吸引我的注意,直到翻開它,伴隨著主人翁貝琳達的故事,從對著大腳哈哈大笑,到靜靜無聲的欣賞,和她一起難過,最後為貝琳達歡呼,突然感覺有一種細細的東西牽著我,從失落到成功,從被人排斥到受人矚目,貝琳達樂觀豁達的心態贏得的大家的肯定,多好的一本書,我要把它帶給孩子。
一天晴朗的下午,我把這本書帶到了班級,和孩子們一起談談這本書。
“孩子們,今天王老師帶來了一本新書想看嗎?”“想”孩子們異口同聲。
“我們一起用眼睛看看這本書,仔細看,等一會來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聽了我的要求,孩子們立刻安靜下來,我開始翻書,孩子們跟著我的手指開始靜靜地認真地看起書來。
(大班幼兒已經具有豐富的閱讀經驗,同時也開始認識一些文字,為了避免幹擾孩子的觀察,我將要求放在了先看,再說。畫麵上形象的角色、豐滿的色彩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閱讀從這裏開始。)
翻到第9頁,我停住了:“你看到了什麼?”
“我看到一個女孩在跳舞。”
“她有一雙大腳。”
“這麼大的腳怎麼跳舞?”
“好大好大,哈哈哈。”有幾個孩子開始大笑起來。
主角特點引起了孩子們的關注和討論。
“我看到幾個怪人。”
“是這頁嗎?”我把書翻到他們說的那頁。
“他們的表情很奇怪,好像遇到了什麼可怕的事情。”
“有個人都把眼睛捂上了。”
“是什麼樣的事情讓他們很奇怪了呢?”
孩子們開始嘰嘰喳喳猜測,孩子們爭議越來越很大“老師,你幫我們說說這個故事吧。”
(當一個人的好奇心被挑逗出來,他會自發地想要了解它,而這種需要就成了一種自我學習的動力。)
我把剛才翻的幾頁讀給大家聽,孩子們知道了評委是因為貝琳達腳大而不想看她的表演。當問到:“如果你是貝琳達,評委們都否定你了,你還會在跳舞嗎?”孩子們有些沉默,於是我讓孩子們舉手表決,並說說自己選擇的理由。40個孩子有大部分的孩子選擇了放棄,理由很簡單:別人都不喜歡我,我就不在做了。有14個孩子選擇了堅持,理由是:都已經交了錢了,不學就浪費了,我會學下去。也有孩子說:我最喜歡跳舞,別人不喜歡沒關係,我還是會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