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童貫眷戀舊日恩情,高雨真想一拍桌子告訴他:我就是王旁,我就是你爹!
分析一下眼前的形式,年齡外貌等等因素,童貫這個一根筋的腦袋能相信嗎?即便他真的相信了,他如何做了太監,朝廷兩次召他,他與趙頊關係如何,這些不得不考慮進來。再有眼前永樂城的形式,看得出趙頊現在愈發剛愎自用,無論是種諤還是沈括甚至是李舜舉這些人的提議都是對大宋有利的。而趙頊偏偏采用了徐禧這個善於諂媚之人的建議,趙頊已經不是當年的趙頊,這讓高雨不得不更加謹慎行事。
沉住氣,高雨淡淡的問道:“看來童將軍頗受朝廷重用,可喜,不知道回到京城是否能在官升幾級呢?”
童貫一副不屑:“老子才不稀罕升個什麼官,再升也是宦官等級,做到頭也比大臣低三級。”
“嗬嗬,童將軍本來已經是宦官,難道還有心封相?你可要小心啊,自宋開朝太祖就有旨,宦官不能幹政。”高雨說笑到。
童貫不屑道“誰愛給他姓宋的做相,自王安石宰相辭官,哪有什麼宰相說話的份兒。現在的宰相王珪人送綽號三旨相公,以其上殿進呈,曰取聖旨;上可否訖,雲領聖旨;退諭稟事者,曰已得聖旨也!這樣的官坐不住也不吃勁。”
兩個人都哈哈笑了起來,高雨問道:“我看沈經略一時半會未必回得來,童將軍若沒有其他事不如我們喝上幾杯,這來了永樂城,天天清茶淡飯,嘴裏都淡出鳥來了。”
童貫一聽大喜:“好,高公子看著就是爽快人!”說罷,他招呼自己的侍衛去準備酒菜。
一桌簡易酒菜,一壇酒,說話間如同知己一般,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幾杯酒下肚童貫越發覺得和高雨意氣相投,幾次提議要稱兄道弟,都被高雨攔下了。這下童貫可有幾分不悅,他酒朝桌上一放:“怎麼,你瞧不起我嗎?!”
高雨心中暗笑,我現在和你稱兄道弟,日後如何再讓你叫我義父?
“童將軍誤會了,不是我不和你稱兄道弟,我做私鹽的,難免觸犯朝廷法紀,若是那樣豈不是會拖累了將軍你?!”
“我都不怕你怕個什麼?”童貫黑著臉瞪眼說道。
“我怕你擔不起!”高雨直視著童貫。
“擔不起?”童貫有幾分疑惑,但見高雨的目光不容置疑,而且每次和高雨直視,童貫都隱約有種錯覺,莫名其妙的就會順應著高雨的意思,莫非中邪了?童貫心裏這麼想,但也不再勉強。
兩個人喝著聊著,說到童貫這次想見見王旁之子的事,童貫便說起少時的事無限悵然,天色漸漸暗了下來,聽門外腳步聲,院中三三兩兩進來了人,沈括和李舜舉走進了房間。
童貫和高雨起身相迎:“沈經略!”
“坐坐,我聽說童將軍在此等我,又問起說你二人喝酒正歡,我也來湊個熱鬧。來,都見見,這位就是李監軍!”
童貫和李舜舉是認識的,二人客氣一番,沈括又將高雨介紹給李舜舉,四人重新落座,沈括命人換上酒菜。
李舜舉問道:“沈經略,這酒,還是不要喝了,我總覺得這兩天恐怕要有事。”
沈括大大咧咧的說道:“喝吧,有事也來不得這麼快,再說,就當給童貫送行了!”
李舜舉不無羨慕的看著童貫:“道夫如今是解脫了,不用理會這邊境的事,我們做內臣的就應該本本分分的掃掃庭院,擦擦窗,侍候好了君主就是了。讀書習武無非是做人更本分,更加強身健體罷了,讓我們來帶兵打仗做什麼官員做的事,那遲早會亂套的。”
沈括擺擺手:“李監軍此言差矣,你看人家李憲李子範,同是宦官但人家屢次參與監督、指揮邊境的征討活動,能提出一些好的建議並取得勝利,官至宣州觀察位、宣政使、入內副都知,遷宣慶使。一度兼管財政,節省冗費十分之六。又拓地降敵,開建蘭州城,現在已經是景福殿使、武信軍留後。這爵位自太祖開國都不曾有,隻怕以後是沒有最高隻有更高啊!”
李舜舉說道:“這話沒錯,道夫不就是李子範門下嗎?又是少有武將之才前途也算是不可限量。隻不過咱們怕是早晚會被這永樂城一戰多累了,我都想好了,大丈夫寧死陣前,若是真像咱們預判那樣,我就求得一個死字,也不落個丟城的罪名。”
高雨聽著他們的對話看著李舜舉,心裏有幾分佩服,可看他說的那麼決絕未免又為他可惜。“李監軍何必如此呢,勝敗乃兵家常事啊。”
沈括搖搖頭:“勝敗是兵家常事,可明知必敗,仍大動幹戈興兵鑄城,恐怕我們都會成一朝的罪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