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旁的一番話不僅僅是說給父親聽,包括他自己也在做調整。現在他已經不是初出茅廬的少年,不需要靠事必躬親去拚一番天下。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利用好現在的基礎,做自己想做的,能做的事。
曾經的一場經濟危機讓他的輝煌蕩然無存,而現在的北宋同樣是麵臨金融上的危機,他是現代人,他有現代人的意識和理念,為什麼不重新開始一次?讓王安石的改革得到成效。
這些話他沒有辦法對王安石說,但是北宋文化璀璨,武力貧弱以及國庫空虛的狀況,他和王安石一樣希望用力量去改變。
燭光下,王安石父子三人同侯書獻暢談變法的各種問題,也許在王安石的心裏,既然要變就大刀闊斧的去做。王旁欣賞著王安石這個熙寧年間改革設計師的設想的同時,更多的想的是讓這件事能夠更加順利的進行下去。
與此同時,在慈寧殿中皇太後正驚訝的看著趙頊:“聖上,你說什麼?竟然讓趙顥去相親?這成何體統?!”
趙頊咳了一聲,用眼睛瞄這趙顥,趙顥忙說道:“母後,我覺得皇兄的提議很好啊!我也是想找到兩情相悅之人,況且參加相親會的都是朝廷貴族和大臣的千金,到時候名媛彙集,場麵一定好看的很。”
高太後有些不悅:“這怎麼也不像皇家做出來的事,況且趙顥還好說,怎麼你讓你的皇妹也參加呢?難道公主也要由著人指指點點的,來決定終身大事嗎?”
趙頊走到太後身邊,輕聲說道:“這怎麼不行呢?母後不也是跟父皇自小都在皇宮,相互愛慕才結成姻緣,而且父皇也再無其他嬪妃,你們如此恩愛,我當然希望我的弟弟妹妹們也有這個福氣。再說了,也不光是人家選她們,這要雙方都看中。您想想,我今天請您來就是想讓您看到一樁樁美滿姻緣,這也是母後的福氣和德行。”
高太後歎了口氣:“一定又是鎮南王給你出的主意,我不管了,你是一朝之君,你說怎麼辦就怎麼辦吧。”
趙頊朝趙顥一擠眼,兩兄弟會意辭別高太後出了慈寧殿。
次日的早朝趙頊早早的就來到大殿,這幾天他的心情格外好,王旁回來了似乎很多事他都有了主心骨。本來平時爭論不休的朝堂,似乎安靜了許多,各位大臣上奏了請旨的事宜,都安靜的等著皇上宣布散朝。
趙頊見沒暫時沒有人上奏奏折了,這才說道:“各位大臣辛苦,官家有一件事要和大家商議。”他略微停頓,見朝堂上的官員都聽著他的話:“我想問下,各位家裏可有尚未訂婚的成年之子?”
皇上怎麼問起這個事了?眾人都是一愣,王旁一拽王安石的衣袖說了個“有!”字。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的朝王安石看了過來,王安石忙說道:“我家中還有長子王雱王元澤,如今尚未婚配。”
趙頊點點頭笑道:“好,好!官家登基以來除了一次大赦,很少有喜慶之事。各位大臣終日為朝廷操勞,想必也疏於家政。而宮中也有待嫁的皇女,如今天下太平也是各位大臣的功勞,所以官家要舉杯一次盛大的相親。”
皇上要和大臣聯姻?這可是大好事!誰不願意娶了皇家的女子?這好事怎麼能都讓王安石一家得著。聽皇上這麼說,大臣們都動了心思,宰相韓琦笑嘻嘻的問道:“聖上,您這事打算為哪位公主出閣啊?”
趙頊笑道:“待嫁的倒是有幾個,不過總不能都嫁了王元澤一人啊?!”說完,他看了看王旁,王旁點點頭示意趙頊說的對。
他的話剛說完,就有幾名大臣站出來,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張方平說道:“聖上,家中有子張敦禮。”
範純仁也說道:“聖上,我有長子範正平字子夷,學行甚高。也尚未婚配!”
韓琦坐不住了,怎麼說自己也是宰相,這麼好的事自己也得占上啊。於是忙說道:“一個一個來嘛,聖上,我家有子韓忠彥尚未婚配。次子十分好學,自建萬籍堂,聚書萬餘卷。如今已經進士得中,現任秘書丞之職”
本來王安石知道,元澤的心儀的是龐公的女兒,但見大夥都這麼踴躍,似乎讓兒子當上駙馬是誌在必得的事,於是忙說道:“聖上,我可是先說的。而且王雱王元澤如今任太子中允崇政殿說書,想必聖上對他的品行很了解的啊。”
這樣一來,朝廷之上又開鍋了,你一言我一語都誇自己的兒子好。
王旁笑著看著朝廷上的一幕,一扭頭看見司馬光正神情顏色的輕輕的搖頭。這年頭也不講一夫一妻,誰的家中都有個三妻四妾的,各個兒女一大把,有未娶未嫁的再正常不過。可唯獨司馬光,隻有一個老婆而且從未生於,他自己也是從不納妾,這點到被世人頌揚,可眼下明顯就有些吃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