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君定不負卿(1 / 2)

王旁一行人好不容易出了榷場,他隻帶上趙頊,何裏缽和折克雋跟著自己去太保銀行在榷場的分號,其餘人給了兩個時辰的時間讓大家好好在榷場裏轉轉。聽到王旁的吩咐隨行眾人都樂壞了,看這眼花繚亂的貨物,不少沒見過的新鮮東西,尤其是高麗,倭奴以及琉球這些外邦的貨物,大夥都趁著這空檔采購了一大堆。

趙頊比較奇怪,王旁的銀行在京城就有,怎麼還帶他來看這邕州的一個小小分號?但一進這榷場的分號,趙頊就發現這個地方的銀行和京城有很大不同。大廳被一分為二,一部分是對宋人的存取銀兩的生意;另一部分單獨有幾個櫃台,每個櫃台旁邊都立著一個公告,公告上貼著當日各個外邦貨幣兌換大宋銀票的價格。

王旁等人剛剛走進來,就從裏麵迎出來一個年輕人。“王爺,我都算好了!”年輕人說著,將一張紙遞給王旁。看他滿頭大汗,王旁關懷的問道:“你一早就到這裏,忙了大半天,時間有些趕了些。吃飯了沒有。”

“嘿嘿,謝謝王爺關心,算數的時間還好,就是問話的時間長。”

“這次暫且這樣,有事你可以多問問何大哥,他對這些外邦人的國力稍微熟悉些,回頭我各地派些人去,定時傳書回來。那樣你就可以掌握他們的價格波動了。計算出他們的購買力,再核算兌換彙率就會更精準些。”

趙頊以及身邊人都聽的雲山霧罩的,隻有那個年輕人不住的點頭。

等他退下王旁對趙頊說道:“這小子叫賈憲,是天監丞楚衍的學生,精通算數。尤其提醒我根據價格波動製定利率,這思想可比你們宋人進步多了。”

趙頊白了王旁一眼:“什麼叫你們宋人,難道王兄你不是宋人?”

“哈哈!”王旁知道自己說走了嘴,他也不加辯解笑過說道:“我即是宋人還是漢人,漢人就有漢人文化,不僅僅宋人要遵從大漢民族文化,將來咱們要同化遼人,西夏人,吐蕃人和大理人,讓他們都遵從漢人文化!”

何裏缽哼哼兩聲,雖然感覺自己已經被同化了,但還是不服氣,倒是趙頊拍手笑道:“大誌,大誌啊!王兄這大誌是不是說,將來這些人都會是被我宋人同化,都會成為宋人,那我大宋豈不是縱橫天下了嗎?!”

王旁故作深沉的說道:“你要這麼認為當然可以,隻不過要看你是不是這麼想的,要不要這麼做!”

三個人說著,被這銀行分號的管事帶到樓上,樓上與其他銀行分號相同,有幾間給大客戶留出的貴賓室。三人在一間內坐下,管事吩咐人送上茶水,又小心的問王旁還 有什麼吩咐?王旁擺手示意他們都退下,等房門關上。三個一同伸了伸腰:“哎呦,這一天,總算靜一會了!”趙頊長在宮中,讓他在榷場這樣的大鬧市中呆上大半天,開始的新鮮感早就沒了,取而代之的就是乏累。

何裏缽見王旁對第一批商船來的效果還算滿意,自然也是如釋負重。王旁卻是忙了半天,現在隻剩下知近的人在了,油然而生的一種放鬆的輕鬆感。

想到王旁留給大夥的采購時間還有一個多時辰,趙頊站起身來走到窗邊,推開窗正好可見不遠處熙熙攘攘的榷場,他轉過頭來看著王旁鬆弛的神情問道:“王兄,你剛剛說什麼馬車,接送各地的客人,這可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一匹馬可以拉四到八個人,如果三匹馬,那就可以一趟拉上十幾個人,回頭我讓工匠做出可以坐十幾個人的馬車,從榷場發車到各地往返的每個時辰發一趟,一天一個城需要六七駕就差不多了。”

何裏缽皺著眉頭:“這樣行嗎?”

趙頊伸著手,捏著手指頭算著:“這一個城就得十五六匹馬,邕州周邊二三十個縣城,那得三四百匹馬。就是把你王府所有的馬都用上也不夠啊!”

王旁心裏早算過這筆賬,宋代缺馬所以不是誰都能騎馬的,不說別人就拿鎮南王府來說,能夠騎馬的也就是王旁和他身邊的這些侍衛,以及從京城來的這些府上幾個級別高的人,加在一起不過三四十匹。

可他並不著急,小扇子一邊煽著一邊胸有成竹的說道:“你放心,大理馬這麼有名,邕州有大理這麼個好鄰居還怕沒有馬嗎?”

趙頊走到王旁麵前:“王兄,我知道你主意多,你想怎麼找大理要馬?”

劾裏缽一拍大腿笑道:“我有辦法了,兄弟,你拿這個假太子找大理換馬,這事不就解決了嗎?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