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南兩路軍(2 / 2)

如果真打起來可是白送了自己和將士的性命,更何況死都不知道為誰死的。我正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你來了,我這才沒進韶州叫兄弟來商議。”

他說完看了一眼麵色慘白的趙仲針,低聲對王旁說:“我怎麼知道,你把穎王也帶來了,這他要是進了韶州,被那些蓄謀鼓動郡王反叛的人拿住,小命沒了不說,還有可能用來要挾聖上,我讓你們回韶州,我不就成了罪人了嗎?!”

趙仲針聽的都是膽戰心驚,什麼時候立皇儲他沒那麼多心機計較,隻是為父王鳴不平;但廣南兩路起兵反叛,那事情可就大了。他怎麼也想不通,自己的叔叔為什麼這麼做。沒辦法的時候,他忽然問道:“王兄,你不是說過,咱大宋派遣各地的將官都會輪換,他要是真有不軌之心怕也不好成事吧?!”

南繼楓對廣南的形式十分了解,他忙解釋道:“官員調動?那是天子腳下,皇上身邊的大臣,皇上想得起來調一調,廣南不一樣,考核官員會推舉的,那些官員今年潯州、明天年柳州。雖是有調動但都屬於廣南路,這和不調動有什麼區別?再說皇上在皇宮中,未必真的知道各州之間的距離。不說別人你就看我,我在邕州多少年了?咱大宋還有規定官員不在本地為官,我不也是個例外?!”

他這話不假,王旁看了看趙仲針,剛剛仲針還感歎呢:沒想到大宋的疆域這麼大。都說天子腳下,天子都不知道腳下有多大!

趙仲針還是覺得不太相信南繼楓所說的:“那即使將官不輪換,士兵也會輪流駐守,這在廣南難道也例外嗎?”

“什麼事都會有例外,官員的調動都能蒙混過關,動一動部隊番號有什麼難?”南繼楓不屑的說道:“還有,你們知道郡王有多少兵嗎?我聽說有郡王自己就有五千的兵馬。還不算各路駐軍的,這要是集合起來,那可不可小窺啊!”

“五千?”這數字讓王旁都有點驚訝,別說沒有軍權的郡王,宋太祖為削弱兵權,各州的大總督手中都不過三千。

“現在廣南流傳一句話:苛捐雜稅勞役苦,不如充佃郡王府。老百姓為了避稅避勞役都落戶到了郡王府做佃戶,但個佃戶可是意思。說是佃戶卻按士兵待遇發餉,人頭稅卻由郡王府中代繳,郡王要是明目張膽招兵?那兵多了皇上能放心嗎?可是誰知道郡王有多少地,有多少家丁,有多少佃戶?”

“這,這,這叫什麼事兒?這可怎麼辦?王兄,你快想想辦法啊?!”趙仲針說著,走到王旁麵前,焦急的拉著王旁的胳膊搖晃起來。

王旁被又好氣又好笑,這個嬌生慣養的皇子,現在才開始著急:“沒辦法,這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仲針此時臉脹的通紅“王兄,都這個時候了,你還笑的出來?”

南繼楓也說道:“兄弟,現在我就聽你的了,你說怎麼辦吧。”

王旁的記憶中,趙仲針登基是沒什麼爭議的,況且小小郡王府作亂,幾千人能算什麼?廣南這麼大,隻要有像南繼楓這樣的隨波逐流拿不定主意的,那郡王的勢力就未必真的凝聚起來。皇儲一天沒立,這都是懸念,郡王也不會輕舉亂動,朝廷還有時間。當務之急是將趙仲針趕緊送回京城,韶州不會平白無故的查往來的人,有可能郡王已經知道了趙仲針就在韶州。這可不是請皇子的態度!

想到這,王旁命折克雋,等人火速護送穎王回京城;讓南繼楓先回邕州,他的地理位置很重要,關係到抵禦交趾的問題,郡王不會奈何他;他又囑咐趙仲針,回京城謹言慎行。眾人都答應著,趙仲針問王旁:“那叔叔謀自立的事怎麼辦?”

王旁眼中寒光一閃,謀自立?想的美,他謀了自立將來自己父親怎麼施政?“你回京城此事權當不知!到時候侯先生會去告訴你怎麼辦!”

“可是侯先生他們還在韶州城裏啊?!”

王旁一笑:“我去找他們!”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王旁知道隻有自己回韶州,就不好出來,至少也得郡王走一趟!所以,他一定要回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