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包拯的舉薦(1 / 2)

王旁本來想把銀行的做法說給包拯,但轉念想這是宋朝,要朝廷付利息給存款的人,那是不可能的,而且貸款這事他們更弄不懂,幹脆先在現行的規矩上小小改動一下。

包拯聽他說完,說到“你去休息吧,我與你父詳細商議。”

王旁一邊走一邊想:義父這是啥意思,你歇著去吧???算了,讓他們深沉著,自己也著實累了。但他卻不想回包拯府房間,去給義母道了晚安,在包拯府轉出來,溜溜達達走到王安石府,家丁見他回來,天色已經黑了,就提這燈籠引路,他先到吳夫人那也請過晚安,然後回到自己最初的小院,小院每天都有人打算,就像他每天都住在這裏一樣。

他坐在房間門前的長廊上,靠著長廊柱子,抬頭望著月亮,中秋以及過去十多天,越來快要半彎狀,空氣幹燥清爽,稍有些微涼,一晃已經到這兩個月了,如果不是今天碰到那件事,那個女扮男裝之人,他也許還沉浸在驚喜不斷中,可是那個直接看到他心裏想什麼的人,就像沈括形容的那樣。他不由的想起他出事時候的那個女的,是否和他一樣也穿越過來了呢?

院門吱呀一聲推開,柔兒走了進來,王旁不在不需要她侍候的這幾日她就去夫人房間,晚上休息的時候就和萍兒他們幾個一起。免得自己在這院子害怕。正和其他幾個丫頭說話,家丁去告訴他二公子今晚這邊休息,趕緊趕過來,推門看見王旁坐在門前月光下,心中直跳,那身影幾日不見淨好像強健了許多,她哪懂得,十三四正是男孩子進入青春期,正是發育最快的時期。

王旁看見柔兒臉紅心跳的站自己麵前,知道柔兒的心思,見這姑娘單純,想好盡快說服吳夫人給柔兒找個人家,也快到定親年歲了。更何況自己是過來人,若自己回不去了,也不能因小失大自毀前途。若自己能回去,也不能害了這還沒成年的小丫頭。

想到這便對柔兒說,你回房歇息吧。有事我叫你。柔兒答了聲是轉身走開。

王旁見柔兒走開,又繼續想他自己的心事,拿出那黑色水晶看著,腦子裏卻閃現出仁和樓那個女扮男裝那種俊俏的臉。

此時最慌張之人就是趙宗實,他在房間來回的踱步。一個一身黑色夜行衣的人,從房簷躍下,也不通稟直接推門進屋。趙宗實見他來了看著他。

黑衣人說到“公爺,我已經打探到了,今天捉住趙宗實的包拯的義子王旁,梁乙的關押之處和鬆文劍的存放之處也已經打探到。”

趙宗實說到“做的好,又是這小子,還打探到什麼?”

那人回到“此子與狄青相交甚厚,拜師狄青學騎馬射箭之武術。”

趙宗實沉吟片刻,一個惡毒的計劃在他心裏逐漸生成。“冷青,你捎信給梁乙讓他堅持到重陽節,到那日你需救出梁乙;取回鬆文劍,不要給我,記得要放到狄青府上。”

黑衣人走後,趙宗實坐在椅子上,他冷笑了一下,重陽日,包拯身邊侍衛各個厲害,不與你硬碰硬,那天調虎離山開封府內防守空虛。正式下手之日,更何況我有“冷青”,這個藏了很久的京城第一殺手。

開封府以及周圍各衙府以北,有一座高大的門樓。門樓有士兵守衛森嚴,但是經常會有那麼一群人,在皇城上的鍾樓鳴響之日,走過森嚴守衛的城樓進入皇城。在京的部分官員們,每三日便會有一次這樣的小朝。這些頭戴襆頭,身穿朝服,腰束革帶,腳穿朝靴,手執笏板的人,從門樓魚貫而入,繞過大慶殿朝北,走進入紫宸殿。然後按照品階梯站立。

還是老規矩拜過皇帝帝,仁宗照例說句:有事起奏無事退朝。話是這麼說,可怎麼能沒事呢?

樞密使韓琦建議朝廷建設廣惠糧倉,奏折呈上仁宗皇帝看了一下,說道即:“無主田地,召募農戶租佃,每年農戶夏稅所交納的租稅用來供給城市裏年老體弱或無人撫養的孤兒。這是好事。”說完看著包拯說說到:“這事由你三司主掌,責各路提點刑獄專門管理廣惠倉,每年年底將廣惠倉收入和開支情況上報三司,廣惠倉糧食超過上數規定時,各地方長官才能將戶絕田產出賣。

包拯領旨遞上奏折,仁宗皇帝看一眼說到:“此事關係重大,包大人朝後詳議。”接著又批了一些奏折像,大事像什麼:命狄青,禁開陝西邊境地區的和市市場,重新確定檢查的關卡、哨所。小的事如一些官員派遣,請皇上在觀稼殿的進行收割儀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