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那些陌生人,那些愛與痛(1 / 1)

文/綠茶

曾經有兩三年的時間,因為工作的需要,我主持雜誌社的心理熱線,我和我們雜誌社招募的一些義工,為這條熱線輪流值班,在每個工作日的晚上六點到九點。

於是,差不多每十天左右,就會有一個晚上,同事都下班了,或逛街或者是聚會,或看電視或者散步,或做家務或者是發呆的時候,我卻留在空無一人的辦公室,守在電話機旁,等到電話鈴聲響起,我拿起電話,用這一工作所要求的真誠和緩的聲音對著話筒說,你好,這裏是心理熱線,請問有什麼我可以幫你的嗎?

那兩三年時間,因為這條熱線,讓我對心理學到了最著迷最狂熱的時候,因為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熱線義工,我必須惡補相關知識,於是,大量地看書,一有機會就在外麵聽課,貪婪地吸收著心理學的知識與營養,然後,在熱線谘詢中,現學現用。

現在想來,我又能幫他們什麼呢?當時我對他們最大的幫助,也許就是奉獻了一隻傾聽的耳朵,一顆真誠的心,還有一種包容的態度。這讓打來電話的人把他們不會對別人講的秘密講給我聽,而在他們講出來的一刻,那個困擾了他十年二十年的問題,也許就此放下了。

我是真心地希望用自己的能力真正地幫助到打來電話的人,但效果如何我無法求證了。現在,我想要說的是,其實我應該感謝那些打來電話的人,正是通過與他們不見麵的交流,讓我認識了人性的豐富與幽微,讓我的眼光不再狹窄,也讓我的心態變得平和。我和他們的電話交談,時常會碰撞出一些靈感的小火花,給他們也給我自己一些思考與啟發。

後來,我在雜誌上主持“心理熱線”的欄目,很多故事的原型就來自那條心理熱線的求助者——他們把自己在情感世界裏經曆的酸甜苦辣,體悟到的悲喜與失落,內心的痛苦與迷茫講出來給我聽,而我再把它們轉化成雜誌上的專欄故事。

一年,兩年,三年,我接聽過的電話已無法以統計,但那些聽來的故事卻因為及時的記錄而被定格,現在,它們彙成了眼前的這本書。

這裏的每一則故事,你會發現跟你自己或者是跟你身邊的某個人,極其相似,因為,它們真的都來自生活,最真實的非虛構的現實種種。

現在,我已離開那個單位離開那條熱線,現在,我下班即可回家,逛街或者是聚會,看電視或者散步,做家務或者是發呆,做一切我想做的事情。但是,偶爾,我會懷念那樣的一個個夜晚,懷念那些曾經在電話裏與我交談但卻無緣見麵的人們,他們現在過得好嗎?

真心地希望他們都好,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