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三國張燕落草 黑山軍暗流湧動(1 / 2)

公元185年,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在維持了一年時間後,迅速被撲滅。動亂雖然平息,但東漢根基已被動搖,而靈帝受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阿諛奉承,便隻顧貪圖享樂。

餘下的黃巾義軍逃入山林,因此,也產生許多分散的勢力,如黑山、白波、黃龍、左校、牛角、五鹿、羝根、李大目、左髭丈八、苦蝤、劉石、平漢、大洪、白繞、司隸、緣城、羅市、雷公、浮雲、飛燕、白爵、楊鳳、於毒等,勢力小的也有數千人,勢力大的甚至有百萬人。其中,勢力強大者如黑山黃巾、白波黃巾、泰山黃巾等。各部黃巾因勢力分散,又無根基,隻得劫掠當地大戶,或攻打郡縣,以維持生計。

公元185年1月,冀州巨鹿郡廮陶縣城。破舊的城牆在夕陽的照耀下顯得搖搖欲墜,蕭瑟的北風吹動破爛的戰旗發出“嗚嗚”的聲音,幾匹受傷的戰馬發出一陣陣悲傷的嘶鳴,這一切告訴我們,這裏曾發生過一場慘烈的戰鬥。

在破舊的城牆下,歪歪斜斜地躺著一群頭裹黃巾的黃巾軍士兵屍體,整個戰場上彌漫著一種讓人惡心的血腥氣味。在不遠處的死人堆裏,忽然動了一下,一個銀盔銀甲、頭裹黃巾的大漢,艱難地從死人堆裏爬了起來。

“我這是在哪兒?我怎麼了?”隻見那名大漢雙目無神地環顧四周後,自言自語地說。

自己依稀記得在宿舍玩三國遊戲,忽然眼前一黑,再次醒來便到了這裏,旁邊還有一堆死人。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這名大漢叫褚飛燕,隻是此人已不是原來的褚飛燕了,其靈魂其實是2013年北京某名牌大學曆史係的大二學生張燕,今年22歲,每日隻知逃課上網,醉心於三國類遊戲,癡迷於三國曆史。有一日正在玩某三國遊戲時,眼前忽然一黑,便不省人事。隻是他不知道第二天的報紙是刊登了一則名為《某高校大學生宿舍猝死》的報道。

張燕懵了:難道這是在演戲?不對呀,看這情形,也過於逼真了吧!再聞著漫天的血腥氣,張燕猛覺惡心,哇地一口吐了青水。莫非……穿越了?自己曾無數次幻想穿越到三國時期,割據一方,收籠英才,招兵買馬,逐鹿中原,這次不會真穿越到了三國時期吧?看著一片片頭裹黃巾的士兵屍體,這可不是鬧著玩的,真刀真槍,弄不好小命不保!張燕覺得頭暈,再一次昏過去了。

再次醒來時,發現自己被幾個頭裹黃巾的軍士抬著往前走,旁邊還有幾百人的行軍隊伍。這下心安多了,不管是穿越到哪兒了,料想自己大小還是個官兒,要不自己受了傷,肯定被棄之荒野了。張燕雖然心中有滿腹疑問,卻又不敢對人講,隻得任由那幾個軍士抬著往前走。

待走到一處山腳下,隊伍停了下來,其中有一個頭目模樣的漢子走到張燕跟前,問其中一個小校模樣的軍士:“燕帥醒了沒?”

那小校搖搖頭。

那頭目模樣的漢子憤然說道:“燕帥為了救回大帥,主動斷後,馬失前蹄,摔成重傷,爾等竟敢棄之不管,幸好我趕到救回燕帥,要不看你們如何向大帥交待!”

那小校頭如搗蒜,趕緊稱謝:“謝廖將軍搭救,我等也是一時不知所措才四散奔逃的,決非棄燕帥於不顧啊!請將軍明察!”

旁邊一文士模樣的中年男子對被稱作廖將軍的漢子說:“將軍且寬心,方才吾聽燕帥吸均勻,想必已無大礙。此時未醒,必是連日激戰,過於勞累所致,暫且昏睡過去而已。”

那位被稱為廖將軍的漢子點點頭,對抬著張燕的小校說道:“好生照看燕帥,燕帥一醒,立刻通知我。”

那名漢子點頭稱是。

這一席話都被張燕一字不漏地聽到了。張燕私下得意:原來自己還是位大帥,聽這意思,地位還挺高,而且自己還是為救回大帥才受的傷,也算是有功。思慮周全後,便有了定計。張燕佯裝剛醒來,叫了抬著自己的那名小校,謊稱要喝水,其間便若有若無地問了一些情況,見那小校驚愕的表情,張燕便稱頭疼,裝作失憶,也算糊弄了過去。

原來,自己叫褚飛燕,是黃巾軍黑山部的將領,也是大帥張牛角的義子,人稱“燕帥”,在黑山軍中頗有威望。這次是與大帥張牛角一起去攻打廮陶城時,大帥張牛角為流矢所傷,自己搶回大帥後,主動斷後,不幸馬失前蹄,摔倒在地,然後就一直昏迷。那位被稱作“廖將軍”的漢子叫廖化,目前是褚飛燕手下的一名將領。此次自己摔落馬下,頭部受傷,其餘黃巾軍士見主帥摔落馬下,便四散奔逃。幸好廖化及時趕到,趁廮陶守軍追捕其他黃巾潰兵的間隙,將張燕救回。

了解了這些事情後,張燕心中已有計較,便稱頭昏,再次躺下,任由那幾名黃巾軍士抬著向前走。

回到黑山大營,張燕覺得身體已無大礙,細細搜索褚飛燕殘存在這個身體上的記憶。又叫來近前小校,詢問了大營中的一些情況。

目前黑山大營有十萬黃巾軍士,近四十萬家眷,都住在黑山西側的一個叫做悠樂穀中。此穀兩側都是高山,皆有黃巾軍士把守,而且悠樂穀入口隻有一處,地勢險峻,易守難攻。五十萬黃巾眾在此居住,倒也落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