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如果“蜜蜂都去哪了”(1 / 2)

自從老李說了“要學會靜靜地做個美漢子”,勤妹子就格外注重閱讀了,下載了蕾切爾·卡森《寂靜的春天》讀一讀,是因為偶然被其中的段落句子所吸引,寫的跟舅舅他們趕花采蜜那情形很有關聯的感覺,如:“……一種奇怪的寂靜籠罩了這個地方。比如,鳥兒都到哪裏去了呢……農場裏的母雞在孵窩,卻沒有小雞破殼而出。農夫抱怨著他們無法再養豬了,新出生的豬仔很小,小豬生病後也隻能活幾天。蘋果樹開花了,但花叢中沒有蜜蜂嗡嗡飛來,所以蘋果花沒有得到授粉,也不會有果實……一切聲音都沒有了,隻有一片寂靜覆蓋著田野、樹林和沼澤。”勤妹子一邊閱讀還一邊很長“時間都去哪了”的旋律,翻版歌詞改成了“蜜蜂都去哪了”,蜜蜂去哪了?可能消失嗎?蜜蜂失聯會怎麼樣呢?就突發奇想這個有趣的問題,勤妹子好奇地問度娘了,還真有搜索出來一些有關的結果,例如:2006年,美國的蜂群數量突然減少了一半,有些重災區甚至超過了九成。人們發現蜂巢中的工蜂突然都不見了,隻剩下蜂王、卵、一些未成年的工蜂和大量蜜粉殘留於巢脾內。失去了工蜂的哺育,蜂王和幼蟲很快因饑餓而死。在極短的時間內,印度、巴西和一些歐洲國家也傳來同樣的消息,在亞洲,中國台灣、寧夏固始、廣東韶關等地也出現了疑似現象。研究者稱其為“蜂群崩潰錯亂症”......後果有點嚴重啊。而且原因至今未明:郊區城市化、殺蟲劑、農藥、蟲害、蜜蜂營養不良、蜂群飼養管理不當、真菌感染、免疫力不足、轉基因農作物、氣候變暖、電磁波輻射等都曾被懷疑。如果蜜蜂消失,孩子們隻能依靠人工合成的甜味劑,比如阿斯巴甜和安賽蜜來聊補一下了。蔗糖?但沒有蜜蜂授粉,甜菜、水果能結實麼?!既然沒有果實,又如何提煉蔗糖?!勤妹子打心眼裏感歎道:蜜蜂遠比我們想象的重要啊!通過授粉,它們為地球上各種作物的豐收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時至今日,人類食譜中,大約15%-30%的食物,直接或間接與蜜蜂的傳粉有關,特別是眾多的水果和蔬菜。全世界已知由昆蟲授粉的顯花植物約16萬種,其中依靠蜜蜂授粉的就占85%。如果沒有蜜蜂授粉,地球上約14萬種植物就會繁育困難,以致瀕臨滅絕。美國農業部統計表明,養蜂業產值1美元,可為農業帶來143美元的增產效益,美國養蜂業一半的收入來自授粉收入。如加利福尼亞州擁有的幾十萬群(箱)蜜蜂中,有一半以上被莊園主租去用作農作物授粉,每箱租金20-35美元。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法律就明文規定,因施用化學農藥造成蜜蜂中毒死亡的,施藥者每群(箱)蜂要賠償20美元。這是一個純粹的環保問題麼?勤妹子展開了思索。很久以前聽舅舅他們養蜂人說起過,在我國,雖然蜂農們普遍清楚授粉能使植物增產,卻少有人從這項重要的工作中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至於蜜蜂因農藥中毒死亡的賠償更無從談起。養蜂業一直得不到必要重視,加之近年來農藥化肥的濫用,這個古老行業麵臨危機。舅舅他們就曾經遇到過不可思議的一些事,好多年前曾帶著蜂箱去某地采油菜蜜,當地的農民不讓他放蜂,說是“把油菜花都采壞了”,還有一些種柑橘的農民也是這樣,埋怨蜜蜂采了蜜之後,“柑橘就不甜了”。他們哪裏知道,蜜蜂授粉之後,這些作物都要增產的!老李手裏有一份官方資料,湖南省畜牧局曾經有一項研究的一項實驗表明,蜜蜂授粉可提高油菜產量30%,並提高油菜籽的含油率。蜜蜂授粉,可提高水果產量50%-200%,並改善水果的口感。棉花、向日葵、柑橘在蜜蜂授粉下,也可平均提高單產15%-35%。大棚種植的果蔬,必須通過蜜蜂授粉才能保證產量,正常坐果。有一年,某個大棚沒有請到養蜂人,兩千畝全部需要人工授粉,一天需要一百多人,每個人一天至少150元工錢,還沒什麼效率。是啊!即便是請一千個人授粉,也幹不過一箱蜜蜂啊!勤妹子知道,舅舅他們這樣的專業養蜂人是不願把蜜蜂往大棚裏放的,大棚授粉很傷蜂,因為蜜蜂需要很大的空間,在大棚裏,它們覺得憋悶,常常不安心工作,很多都撞死在薄膜上了,所以蜂農一般不願意在大棚裏放蜂。快樂的放蜂之旅,是一種逐花而行,在路上,在花海裏,牧蜂采蜜的旅行,有故事、有美景、有花蜜,偶爾還能聽聽當地農民侃侃當地趣聞、花邊新聞,是甜蜜、健康、美景和另一種生活……相對於勤妹子們身處高樓大廈中的生活,充滿浪漫色彩而又可望不可及。勤妹子們能夠做到的是將舅舅們當季現采新鮮蜂蜜,剔除中間環節,直接分享給了眾多的蜜友,幫助了舅舅們這樣的養蜂人,又使得朋友圈裏熱愛生態養生的能獲得最新鮮、最優質、最綠色的蜂蜜和蜂產品。勤妹子一直有個夢想,將來有一天突然累了,想放空一下,就去追趕舅舅和表哥他們,權當一次旅遊小憩,可以跟舅舅們一起生火做飯住帳篷,一起趕花采蜜看星星……如果真正那樣的話,老李覺得更有價值的是,或許還可以將逐花之路上的風景、蜂農的真實生活、遠方的朋友、新來的遊客以及蜂蜜的生產、包裝和流通故事都記錄下來,發布在微博和微信上,甚至可以編寫一本圖文並茂的畫冊,作為精神營養分享給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