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下這篇文章之前,我醞釀了好久,試著寫了好幾個版本,但是每一次都寫不下去,因為每個版本我都不喜歡。
我想為一個女子寫傳,她鮮活,她果斷,她敢愛敢恨。
她的名字叫做:褚風邪,人如其名,風姿豔冠天下,邪魅獨勝雲荒。
但如今她卻隻能存在於傳說之中,甚至傳說中也漸漸不存在她的身影了。
那樣的女子啊,知道她故事的人都不會忍心讓她就那樣無聲無息的消散,所以即使為了將她的過往付諸筆尖,我已把自己折磨的快要瘋魔了,卻仍想為她寫傳,用我貧乏的語言,告訴大家那段兵荒馬亂的歲月裏的那個人那些故事。因為是真心喜歡,下筆變的分外困難,我該以什麼樣的名義立傳?褚風邪這樣不為人知的女子的傳記,我該怎麼命名?
忽然想起魯迅先生。
魯迅先生在《阿q正傳》的開篇裏曾這樣寫道:我要給阿q做正傳,已經不止一兩年了。但一麵要做,一麵又往回想,這足見我不是一個“立言”的人,因為從來不朽之筆,須傳不朽之人,於是人以文傳,文以人傳——究竟誰靠誰傳,漸漸的不甚了然起來,而終於歸接到傳阿q,仿佛思想裏有鬼似的。
然而要做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筆,便感到萬分的困難了,第一是文章的名目。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這原是應該極注意的。傳的名目很繁多:列傳,自傳,內傳,外傳,別傳,家傳,小傳……而可惜都不合。“列傳”麼,這一篇並非和許多闊人排在“正史”裏;“自傳”麼我又並非就是阿q。說是“外傳”,“內傳”在那裏呢?倘用“內傳”,阿q又決不是神仙。“別傳”呢,阿q實在未曾有大總統上諭宣付國史館立“本傳”——雖說英國正史上並無“博徒列傳”,而文豪迭更也做過《博徒別傳》這一部書,但文豪則可,在我輩卻不可。其次是“家傳”,則我既不知與阿q是否同宗,也未曾受他子孫的拜托;或“小傳”,則阿q又更無別的“大傳”了。總而言之,這一篇也便是“本傳”,但從我的文章著想。因為文體卑下,是“引車賣漿者流”所用的話,所以不敢僭稱,便從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說家所謂“閑話休題言歸正傳”這一句套話裏,取出“正傳”兩個字來,作為名目,即使與古人所撰《書法正傳》的“正傳”字麵上很相混,也顧不得了……
正傳啊!風邪當的起正傳二字了吧!?
為正其名。立之以傳。很好!傳說,有一片大陸,名喚雲荒,傳說在那片大陸,有這樣一段傳說……
一個女子,傾國傾城
兩國國君,愛恨糾纏
三國動亂,生死相隨
那是怎樣一段過往?
千年前,統一雲荒大陸長達兩百年之久的景皇王朝最終也逃不過走向衰敗的命運,王權分崩離析。
至此,天下動蕩。
那場燒遍整個雲荒的戰火最終以夜赫,北辰,曜青三分天下得以暫時終結。
我們故事的主角,褚風邪,就在這樣的年代背景下橫空出世。
傳說風邪容姿異美,其美貌幾乎能讓所有的男人生出無邊的恐懼,讓所有的女人感到絕望,唯有真正的王者方能與之相配。
傳說風邪文武雙全,披戎裝,可七歲從軍,十三歲掛帥,身經大小戰役五十多場無一敗績;著羅裙則絕色傾城,琴棋書畫無一不通,是以,後人有言:巾幗紅顏應如是,鐵甲紅妝俱傾城。
傳說風邪自私輕義,為了心中所愛可置天下大義於不顧,替愛人謀劃天下,為爭王權,她率領親兵,屠屍百萬,血流成河,亦不悔不懼。
傳說……
然而,紅塵紛繁,轉眼已是滄田又桑海,桑海又桑田,那別妖嬈的往事終在曆史的打磨下褪盡鉛華。
絕美,誰能讀懂那容顏下的蒼涼?大能,誰能參透那榮光背後的艱辛?自私,誰能傾聽那不離不棄的情誼?
終究,千年已過。
千年前那些真實內情已無人知曉,所謂傳說也不過是那破碎的時光片段拚湊而成的真實的影子在後人口中流傳了下來。
我們能窺測的曆史,不過是一片朦朧的雲煙化作一句的無奈的感慨:紅塵十丈,卻困芸芸眾生,奈何!奈何!奈何!
……
------題外話------
第一次寫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有什麼寫的不好的,請大家多提意見,還有就是最近因為我奶奶生病,所以更新很慢,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