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寄人籬下的表少爺(1 / 2)

春光明媚的五月,渭河兩岸草木蔥蘢,碧翠如洗,風光旖旎。

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仰天躺在河邊一處淺灘草地上,兩眼半睜半閉的正在小寐。

朦朦朧朧之間,感覺被人輕輕踢了兩腳。皺眉睜眼一看,麵前站著一位留有三綹長須的中年男子。對他笑道:“這位小哥,看你衣裳齊整,不像是無家可歸的乞兒,為何在此酣睡?天氣雖好,畢竟河邊風大,濕氣也重,可小心莫要著涼啊!”

中年男子顯然並無惡意,少年卻未起身,重又閉上雙眼:“神仙?”

中年男子略一愣神,答道:“不是。”

“妖怪?”

“……你說呢?”

“這片河灘是你家的?”

“也不是。”

少年打了個哈欠,頗不耐煩的道:“無端擾人清夢,那是很不禮貌的。大叔,還是去釣你的魚吧!”

中年男子頭戴遮陽的竹笠,手提魚簍與釣竿,確然是來釣魚的。恍然搖頭一笑:“倒是老夫唐突冒犯了。”

少年名叫張雨,一直自認為是個很知足的人。真的。

在前世擁有一份不算繁重的工作,過著與薪水相稱的平凡生活。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世上比我過得好的人固然很多,過得不如我的人更多。這幾句話,平時被張雨奉為尋求心理平衡的安神金句。

但是張雨現在十分心煩。老板號稱體恤單身員工租房不易,鄭重囑托張雨,可以免費入住兼顧看守他空置的一處豪宅。不想隻住了三天就被人敲了一悶棍,我說老板怎麼會那麼好心呢?

穿越本來是挺好的事,這話放在張雨身上,卻是非常不著調。前世做個人畜無害的普通人就算了,這一世倒是讓我落個什麼帝王將相家的官二代,或是做個混吃等死的紈絝子弟也好啊!最不濟也得讓我帶個神奇的金手指什麼的,否則你都不好意思說是穿越。可現實很殘酷,沒有。什麼都沒有。

老天爺,我自問除了小時候偷偷砸過老師家的窗戶玻璃,就沒幹過別的缺德事,有你這麼涮著人玩的麼?

張雨之所以心煩,隻因為他在這個年代的身世實在有點悲催:原本也稱得上是小康之家,因父母相繼重病亡故而家財耗盡,是以如今是爹死娘不在。三年之前母親臨終之時,拜托嫡親娘舅收留張雨,給他一口飯吃,不至於凍餓街頭。換而言之,張雨屬於徹底的無產階級,所謂身價,幹淨得令人無語。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又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寄人籬下的日子,通常都不會過得太好。

娘舅楊老爺是渭南小有名氣的殷富人家,但對張雨這個外甥的照拂,也就是那麼回事。因為張雨讀過幾年書,楊老爺便讓他陪伴大表哥楊烈繼續向學。號稱“伴讀”,其實就是楊烈身邊一個端茶遞水的書童,與前世九五二七那位神人的地位相差無幾。

既是伴讀,當以陪伴為主。上年陪伴楊烈去府城參加院試,楊烈名落孫山,張雨卻好死不死的意外考中了秀才。世道人心就是那麼奇怪,就見不得本來是去打醬油的人,硬生生的搶了主角的風頭。此後張雨在楊家的處境之尷尬,可想而知。

於是乎,一個月之前,楊烈酒氣熏天的“以文會友”回來,張雨扶他進房的時候,又莫名其妙的挨了一悶棍。我這是有多招人恨啊?

傷愈之後,張雨腦子裏一直紛亂如麻。楊烈近日出外“遊學”散心去了,即便用腳趾頭想一想都知道,自從張雨中了秀才,楊烈去哪兒都不會帶上他了。張雨也樂得輕鬆,每日無所事事,隻要天氣稍好,便來河邊排遣鬱悶的心緒。

驟然被中年男子這麼一攪,張雨哪裏還能睡得著?

時值夏曆正平二十五年,大夏立國已逾百年,疆域廣大,國勢強盛,天下太平。

張雨極盡小心的遍閱史書,發現竟是在唐末藩鎮割據、群雄並起之時,大夏得以一統天下,延續至今。

渭南地處陝西關中渭河平原東部,既是帝都長安的東大門,又是八百裏秦川最寬闊的地帶,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稱,是中原地區通往長安乃至西域的咽喉要道,人口眾多,農商發達。

正所謂亂世多雄傑,盛世出英才。用心一想,中年男子談吐文雅,脾氣甚好,風儀不俗。隻身一人前來河邊釣魚,身邊既無護衛,亦無仆婢,應該不是前世網文中動輒偶遇的王公顯宦,充其量就是一個自命清高、吃飽了撐得沒事的文人隱士罷了。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權當聊以解悶吧!

張雨醒了醒神,起身踱至百餘丈外的中年男子身邊。中年男子就著一片鵝卵石席地而坐,目不斜視,兩眼隻盯著河麵的葦杆浮漂。顯而易見,你煩,人家也不怎麼待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