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火車開進雲南府
1908年12月2日,宣統皇帝溥儀登基,其時隻有三歲。
早在幾個月前光緒和慈禧都生病的時候,慈禧在宮中召見軍機大臣慶親王奕劻,商量立儲人選。因為光緒皇帝無後,奕劻認為在這內憂外患之際,當立年長之人。慈禧聽後勃然大怒。她決定立三歲的溥儀為帝,並讓溥儀的親生父親載灃監國。立儲剛完,光緒和慈禧相繼死去。半個月後,溥儀在太和殿正式登基,由光緒皇後隆裕和載灃攝政。第二年(1909)改年號為宣統。
大清改朝換代了,從上到下人事必然更替。雲貴總督錫良調往東北三省做欽差大臣總督。李經羲殺了個回馬槍,終於登上了雲貴總督的寶座。
錫良和李經羲交接時,他們的一段對話,非常耐人尋味。錫良比李經羲大一歲,一見麵便稱兄道弟。
錫良說:“還是老弟福氣好哇,雲南有事的時候你去他鄉為官,雲南無事的時候你則高升回來,命比我強!”
李經羲謙恭地道:“兄台大人過獎了。其實我比你差矣,有本事的三年兩頭換一個地方,沒本事的就地臥倒。”
錫良說:“此話差矣。隻能說明雲南這地方離不開老弟呀,因為你人熟地熟套路熟。”
李經羲說:“太熟了,下不得手。哪能像你老兄,上任燒他三把火,不就把所有事都擱平了麼?”
錫良說:“說句實話,朝廷要我辦的幾件事我都辦了。一是鎮壓河口起義,打了個漂亮仗;二是修滇越鐵路,我沒有耽誤工程;三是要我複查貴州布政使興祿,我已向皇上呈過‘貴州布政使興祿被參各款遵旨確查複陳折’。”
李經羲問:“查得如何?”
錫良說:“所參之事,說他在武定納廩生張大川之妻為妾,委無其事。參他‘興祿因加拉務地丁,將上拎之段文藻監禁瘦斃’一節,自係傳聞之誤。參他‘興祿經理機器、電報二局多年,甚滋物議,皆由用人不當,收支未能核實,難保無浮冒侵蝕’一節,查興祿在滇多年,曆經前督臣崧藩、丁振鐸委辦機器、電報各局。該二局事務繁重,興祿身兼數職,未免招人謗議。至謂欺浸浮冒,究之事曆多年,接辦者既無一人舉發,而按籍鉤稽,亦並無浸浮冒實據。”
李經羲聽後喜道:“人言可畏呀。此等護臣公正之心,非老兄莫屬。”
錫良說:“我上奏了皇太後和皇上,皇帝還朱批‘知道了’。”
李經羲說:“說一個人的不是,開口便是;還人一個清白,就不易呀,不易呀。”
錫良開玩笑說:“我是幫了你老弟的忙哈。”
李經羲歎道:“人都走了,水過三丘田啦。再說,新官不理舊事。”
“哈哈哈。”他們一陣大笑。
錫良說:“看來,薑還是老的辣。我要向老弟學習學習才是。”
他們又一陣哈哈大笑,便完成了交接。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朝中有人好做官。此話千真萬確。
李經羲當上了雲貴總督,龔心湛按照李鴻章的吩咐,果真從廣東奔赴雲南求官,做了臨安開廣道道員。
畢竟,李經羲對龔心湛有所了解,才把他放到臨安開廣道的重要位置上。因為蒙自因滇越鐵路成為雲南開放的前沿,又是中越邊境,與各國的交涉頻繁。當然,龔心湛出洋當過參讚,熟悉國際法,又在廣東沿海曆練過,是不二人選。自然,即成李經羲的左右二膀。
此時的龔心湛已三十八歲,快到不惑之年,雖值年富力強之期,但已顯得老成早衰,頭上的頭發不見了許多,前額已禿了大半。要不是腦後還拖著根小辮,一般人難以猜出他的年齡。
那天,蒙自縣城迎來了新的臨安開廣道道員龔心湛。在歡迎的酒宴上,歐也妮一眼就認出十多年前在巴黎打過交道的老朋友龔心湛。
龔心湛看見人群中的金發女郎,似覺很麵熟,但又不敢認。
當他們兩人的眼神互相對視時,便會意地一笑。
歐也妮上前去,毫無遲疑地給龔心湛一個貼麵禮,並用法語問候:“沒想到能在這裏見到你。”
龔心湛也十分好奇:“緣分吧。”
歐也妮說:“不,不。你是做官的,你是因為李鴻章──李經羲,李鴻章──龔照瑗──龔心湛……關係,對吧?”
龔心湛說:“哪裏,哪裏。是因為滇越鐵路。”
歐也妮說:“不,我才是因為滇越鐵路。”
龔心湛說:“那麼我們都是因為滇越鐵路結下的緣分,難得呀,難得。”
歐也妮說:“你是始作俑者之一啊,想不到你今天還會來到這裏收尾。”
龔心湛說:“彼此,彼此吧。”
歐也妮不敢苟同說:“不,你是朝中有人,跟著當官的人走,自己升官發財;而我,是以事業為重,以國家利益為重,所以落得留在今天的工地。”
龔心湛說:“也許這就是我們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價值觀的取向不同,在我看來,並不奇怪。”
歐也妮搖搖頭:“算了,別談這些哲學。你太太呢?”
龔心湛回答說:“他們還在廣東,不日便來。請問你先生呢?”
歐也妮開懷哈哈一笑:“遠在天邊,近在咫尺,你猜猜。”
龔心湛看了歐也妮身邊的南溪一眼,不便作答。
歐也妮轉過話題,向龔心湛介紹承包商挪恩?波若倫,還有其他許多工程師,希望在鐵路即將竣工通車的這段時間裏,多加關照。
龔心湛得心應手,一上任便甩開膀子大幹起來,他心裏當然清楚,工作出彩的地方自然是滇越鐵路。
他抓的第一件事情是滇越鐵路公司收入中國銀幣加增補水事。有記載道:
宣統元年八月二十一日省、蒙眾商代表金在鎔、杜子學、曹汝楫、梁佑元、王寶鋆與滇越鐵路公司總辦呂本德,在蒙自關道署,會議龍元補水一案,關道龔、譯員王占祺、席興良,法領事白鼎業、翻譯嶽能理均在場。所有問答照錄如下:
道曰:今日為龍元補水事,特約呂總辦及眾華商代表來此,會議諒可商定一公平辦,使彼此悅意。
呂曰:亦所深願。
杜曰:龍元係我國國幣,在雲南理應用雲南龍元,在海防或楊通融,以法元付車費。
呂曰:龍元與法元成色不同。
杜曰:公司收用龍元盡可在雲南使用,雖然成色不同,與公司毫無妨礙。
呂曰:龍元盡在雲南使用固無妨礙,和解交越督及各股東並購辦一切均用法元,則銀色必須補足。
龔心湛辦事甚為實在,他作為見證,督促雲南眾商代表與滇越鐵路法國公司代表呂本德在議定的合同上簽字畫押,並移雲南勸業道,查照施行,為雲南商界謀得利益。
眼看滇越鐵路就要通車,龔心湛急於思考的另一件事是如何將駐蒙鐵路裁撤,職能轉變設立路公所,保證沿線治安良好。他後來在給欽命頭品頂戴陸軍部尚書雲貴總督部堂兼管雲南巡撫李經羲的呈文中說:
雲南臨安開廣道督辦鐵路巡警為呈報事,竊照職道具詳裁撤駐蒙鐵路局,設立路警公所,遵批厘訂路警試辦章程,酌擬常年額、活支經費一案,於宣統二年五月二十憲台批詳及表冊均悉仰候;奏谘立案表存等因。奉此,將駐蒙鐵路局於本年六月底裁撤,即在道署兩偏設立路警公所,於七月初一日開辦,下設正局,因歸並河口,警察先經飭於六月初一日照章改編其餘正分各局局長、巡官長銜名暨額設員警、司役人數並教練所額設堂教各員銜名司役人數,理合分別繕具清折呈報,請祈憲台府賜查考,除谘報財政公所外,為此具呈伏乞,照驗施行,須至呈者。附清折二。
宣統二年九月初二日 龔心湛
李經羲很快批準劄行:
郵傳部谘、路政司案呈(雲部文)可也等因,到本督部堂準此,除行蒙自關道、交涉司會同布政司警、巡警道,欽遵查照辦理外,合就劄行,為此劄仰該司、道,即便移會布政司、巡警道欽遵查照辦理,特劄雲南交涉司、督辦路警雲南蒙自關道龔(心湛)道。
龔心湛查辦的另一件事情是洋商偷稅漏稅。蒙自開埠後,世界各地的商人蜂擁而至,做著各種買賣,尤其修建滇越鐵路期間,倒賣鐵路器材的商家越來越多。哥臚士原為法國建築鐵路的職員,由於他利用采購貨物供給築路工人的機會,自1906年起在蒙自東村路開設一小店,營銷日用品和五金零件。後來生意越做越大,將小店改成“哥臚士洋行”。龔心湛查實後,即以“希臘未與中國訂立商約,無權通商”為由,限令停業,補齊稅金。哥臚士在法國駐蒙自領事的庇護下,以案價兩萬元頂出鐵路存貨相要挾,使之延而未決。後來,借機自焚洋行,騙取中國政府賠款,齷齪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