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個人說話的聲音剛落不久,立即的就是又有其他官員站了出來,向著裴俊進諫說著百裏驍的罪狀。這一次是說,百裏驍執掌政事的時候,對江南一帶的商販都是強征稅收,因此害死了許多人。
“這次真是老天有眼啊,百裏驍終於卸任了,現在江南那些曾經被百裏驍戕害的商販們,聯名上書請求聖上您,懲治百裏驍!”這個大臣說這話的同時,聲音顫顫巍巍的,就好像是為那些江南的百姓們報不滿一樣,甚至,還鞠了一把同情淚。
這樣的罪名可以說是十分的不靠譜了,不過,他竟然真的從懷中摸出了一份聯名上書的申請。連這種東西都隨身攜帶著,這顯然是有備而來了。
在這兩個官員狀告了百裏驍之後,裴俊又看向了其餘文武百官,那目光落有若無的,將所有人都掃視了一圈,將所有人都看了一個激靈,隨後才勾起了一個淡淡的微笑。
他的聲音不緊不慢的開口問道:“不知道眾位大臣以為,眼下要如何處置百裏驍才好?”
文武百官聽到這話之後,都是不由得皺起了眉頭,仔細的思考著,他們是在權衡利弊。
百官都明白,這是新帝在逼著他們站隊。這個時候要是還站了百裏驍的隊,以後新帝肯定不會饒過他們的。可是,如果站在新帝這邊,又覺得百裏驍那裏會找他們算賬。
那些所謂的罪名,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假的不能再假。百裏驍那是怎樣的人物?如果他有心反擊的話,隻怕今日站錯隊的人將會全軍覆沒。
究竟是應該站在皇帝這邊的隊伍,以躲過今日之禍,還是應該站在攝政王那邊的隊伍,以避免來日之災。
這個問題在每一個人的心頭上糾結著,仿佛是在天平的兩端不斷的搖晃著。
雖然有很多人猶豫,但是,也有很多人開始站出來控訴起了百裏驍的罪名來。兩邊的人數竟然是不相上下。
裴俊的臉上掛著晦暗不明的笑容,誰也看不出來他究竟是什麼意思。明明這一段時間的相處中,諸位大臣們都自以為了解這位新帝的脾性了。
朝堂之上也好,還是後宮之中流傳出的宮廷傳言也好。無論哪一方麵的傳言都證明了,裴俊應該是一個脾氣十分火爆的人。然而此刻看著他的神態,諸位大臣們竟然懷疑起了自己的猜測,難不成這位新帝的城府竟然如此之深。
這樣一想,便是又有人動搖了起來。若是這位新帝的城府當真是如此之深,也許能夠有機會和前任的攝政王百裏驍抗恒一二,那此時站隊皇帝,也許更為有利。
正在這個有人動搖的時候,竟然是人群中突然又有一個人站出來,為了這一場大戲,再添了一把火。
“我今天過來不是狀告百裏驍的,我告的是百裏身邊的小太監墨青微,墨青微是個女扮男裝的假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