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還是不能背叛她,她再不拿我當人,我也不能跟她鬧翻。
不看她,還看他爹、他哥……李蘭又道:“你心裏很難過吧?”
小呆沒吭聲,連頭也不回。
李蘭又道:“你愛一個人,人家不愛你。你傷心不傷心?而且你愛的人又和別人結婚了,你生氣不生氣?
“唉!小呆,你應知我的心!我隻想出家,擺脫這一切煩惱,忘記這一切悲傷!”
小呆還是連頭也不回。
李蘭知道了他愛她,但明確地甚至是斬釘截鐵、厭惡無比地告訴他:
他永遠沒希望。
小呆好傷心好傷心真是好傷心啊!
他快步疾行,牽著驢跑起來。
李蘭氣得喊起來:“你瘋了!這麼快顛得我好難受!”
汨羅江自湘東幕阜山逶迤西流,穿過平江縣和汨羅縣,注入浩瀚洞庭湖。
北麵離群英會所在地嶽州不太遠。
由衡山去往汨羅江,一路北上,當路過湘潭、長沙等通途大邑,卻也不近。
汨羅江並不能算是大江,全長隻有二百五十多公裏。
如果說洞庭湖是她的母親,那麼長江才是她的外婆。
但是她卻很有名,甚至一些普通百姓也知道她。
因為曾經有一位有名的詩人就是投汨羅江自盡的。
那位有名的詩人就是屈原。
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便將他投江自盡那天定為端午節。
汨羅江因詩人之死而名揚神州,可謂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李蘭之所以知道汨羅江畔有一玄都庵,因為前番白鳳和慕容杏紅帶她和小呆來衡山,路過汨羅江,便在那玄都庵歇過腳。
她也知道庵內的三位住持,是江湖中挺有名的“三玄妙尼”。
她聽白鳳和慕容杏紅說:“三玄妙尼”出家前曾是三位紅極一方的名妓,後看破紅塵,遁入空門。
實則,現下她們雖已中年,但依然雪肌玉骨,風韻猶存。妙尼之譽,並不為過。
這天近午牌時,小呆和李蘭終於來到了玄都庵。
玄都庵並不甚大,掩映於江邊一片鬆林裏他們因前番來過,故輕車熟路直抵庵院。
玄都庵內“三玄妙尼”中的玄貞師尼於一間禪房內接待了他們。
另外兩師尼一名玄清,一名玄素。
玄貞見兩人落座,便道:“兩位施主駕臨小庵,不知有何貴幹?”
李蘭開門見山,道:“小女要入庵為尼,削發出家。望師太收留。”
她這已經是第二次要遁入空門了。
前番在滄州外的靜月庵也便要出家,幸好李烈帶小呆及時趕到阻止了她。
那次她還遲遲疑疑,而這次是鐵了心。
玄貞道:“姑娘,你有何煩惱化不開?出家修行,甚為清苦,貧尼勸你當三思而行。”
李蘭道:“我不用三思。這已經是我第二次要出家了。我意已決,雷打不動。心甘情願,決無反悔!佛門廣大,濟世渡人。望師太恩準!”
玄貞點了點頭,道:“好吧。等我的兩位師妹晚上歸來,我與她們商議一下,明天就為你剃度。”
旁邊的小呆聽了,隻覺得大勢已去,心中空蕩蕩。
玄貞和李蘭再說什麼,他竟似一個字也聽不見了。
良久,血往上撞,霍然站起對李蘭道:“小姐,不管你出不出家,我小呆都要告訴你:我對你們是忠心不二!唐仇對我使美人計,要把她女兒嫁我,並且說把太平莊家業也給我。可我絲毫沒動心!”
李蘭冷道:“她們還不是為了讓你幫她們奪到《還童寶典》!你忠心不忠心,我不希罕,要我改變初衷,勢比登天還難!”
小呆道:“我不指望你非喜歡我不可!但我憑良心覺得不能愧對你爹你哥!若不看他們,我早就不管你了!”
李蘭氣道:“誰用你管了!你還不是混不出飯吃,才跟著我的!你給我滾出去!這輩子我不要再看見你!”
小呆氣道:“我是要走!可我告訴你:我一定找到沐無名。讓他來找你,讓他同意娶你!哼!我那麼做不但對得起你爹、你哥、也對得起你!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