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發點了點頭,笑了笑,道:“這麼說你們是大戶人家的子弟了。”
小呆道:“我們老爺是神醫李靈子。不過,現在他老人家已經去世了。”
他想神醫的名聲遠播,世人多敬仰有加,若是亮出神醫名號,這獵人一家或許對他和李蘭另眼相看。
張發卻隻是淡淡地道:“神醫?好像聽說過。”
轉對床邊兒的草兒道:“草兒,就讓李小姐和你住在西屋吧。我和這位小公子住這屋。明天我再做兩張木床。”
李蘭道:“給你們添麻煩了。”
第二天吃罷早飯,張發就拿著獵叉,背上弓箭進山了。
草兒對李蘭和小呆說“如果你們沒事兒幹,就和我去放羊。挺好玩兒的!”
他們三人就趕著草兒的那十多隻羊離開山坳,來到一個小山坡。
羊兒們在吃著草,草兒和李蘭及小呆就坐在旁邊閑聊。
小呆一直插不上話,便把猴子叫到身邊撫弄猴子。
草兒與李蘭閑談著,一眼看見猴子戴著的玉玲瓏,就湊過來摸了摸笑道:
“這玉玲瓏好漂亮呀!”
小呆見草兒終於和他說話,便笑道:“真的嗎?”
草兒道:“你們家一定十分富有吧?不然這麼漂亮的玉玲瓏怎麼會給猴子戴?”
李蘭在旁笑道:“草兒,你不知道,那猴子可是我們小呆的寶貝。他撿了那玉玲瓏就給猴子戴上了。他還給猴子起了個名字叫‘小美人兒’”。
草兒一聽就笑得前仰後合,好不容易忍住笑,對小呆道:“難怪了,你撿到好東西當然要送給你的小美人兒了!”
小呆被草兒笑得紅了臉,囁嚅道:“我原本不知道這東西這麼好……”
小呆一直認為鷹夫人不會把什麼好東西送給他。
想不到這玉玲瓏不但小姐看著說好,竟連這個草兒見了也說好。
就這樣,小呆和李蘭便在張發家居住下來。
張發又為兩個人打做了兩張木床,把原來他蓋的被褥拆洗之後送給李蘭了,他和小呆蓋獸皮。
小呆很是勤快,幾乎包了一切粗活兒。
提水、劈柴、清理羊圈。
有時還跟著張發外出打獵,自然是背扛所獵的獵物。
而李蘭則常常與草兒去放羊,兩人親密得儼然一對親姐妹。
張發常常去少林寺練武。
他說練好了武功,一則可不怕別人欺負,二則也有本領獵獲那些大野獸。
他說他和寺內的和尚們混得很熟,有些和尚還偷著吃過他的獸肉。
從張發嘴裏,小呆和李蘭知道李烈在寺內很好,不但練武刻苦,而且頗守戒律。
張發幾次勸李烈來他家吃肉,都被李烈婉言拒絕了。
小呆聽後就暗自慶幸:
多虧自己沒留在寺內陪公子練武。
小呆一天無憂無慮,能和李蘭終日在一起,他覺得很愉快。
而李蘭卻常常想念沐無名。
可她又不能外出尋找,因為她怕遇上那些想奪《還童寶典》的人。
小呆和李蘭在寺外住了十幾天了,他們誰都沒進寺裏去過,因為李烈讓張發捎出話來,不讓他們去看他,他說他能照顧好自己。
李烈在寺內確實也很好。
他刻苦好學,又十分勤快,在眾僧中混出了極好人緣。
加之他是神醫之子,眾僧便都高看他一眼。
這天是李烈進寺習武的第十四天。
他和幾位僧人吃了午飯,便去燒開一壺熱水沏了茶,分別給幾位僧人斟了碗茶。
僧人們剛剛接過茶去,還沒等喝,忽然聽到鍾聲當當大響起來。
幾個僧人一聽鍾聲就都放下茶碗,臉色微變。
他們知道這是召集全寺僧眾的訊號。
李烈正想詢問,一個僧人對他道:“方丈鳴鍾集眾,顯然是出了大事,我們都要去大雄寶殿,你就呆在這裏吧!”
說完,幾個僧人就匆匆地走了。
李烈想跟去看個究竟,終於忍住。
心想:還是老實呆在這裏的好。
就獨自坐下喝起茶來。
心中默想著那套金剛拳的套路。
少林寺的大雄寶殿裏已經集聚了全寺八百餘名僧人。
他們分輩排列,甚是整齊,人數雖多,卻靜而不喧。人人都神色凝重,看上去肅穆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