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聲載道少女季:“別人家的孩子”催熟了我
作者:於澄澄
“中國的孩子永遠打不過另外兩個孩子,一個是親友的孩子,另一個是別人家的孩子。”大學生周海燕對本刊記者這樣訴說這一社會現象。周海燕的父母都是中學教師,作為獨生女的她本該在父母的知性熏染中茁壯成長。但周海燕的成長日記中,到處記錄著父母羞辱打擊她的不堪往事:“你看人家的孩子!”一聲聲“人家的孩子”,撕裂了親情,讓周海燕在痛苦中沉淪了20年。直到上了大學,周海燕和其父母才對這種親子關係各自反省,開始汲取親情的正能量……
下麵是周海燕的自述……
少女的心傷:父母比洪水猛獸更可怕?
1990年,我出生在海南萬寧縣,父母均是縣裏一所中學的教師,父親教數學,母親教語文。他們都是學生眼中如慈父慈母的好老師,但作為獨生子女的我,卻無法感受到這一點。從我記事開始,我就是父母數落和發泄壞情緒的對象。父母每天去幼兒園接我時,第一句話常常是從數落我開始:“你怎麼笨得連鞋帶都係不好啊!你看你,呆頭呆腦的像個弱智兒,真給我們丟臉!”我讀小學二年級時,爸爸寒假裏教我乘法口訣,我用了一個星期也沒背誦下來,他咆哮著怒吼:“我這是作了什麼惡,養了你這個又笨又傻的孩子啊!如果別人知道你一個星期也背誦不下來乘法口訣,會笑死,這不也間接證明我教學水平低劣嗎?”懵懂的我瑟瑟發抖,恐懼在心裏瘋長。
那時,我還不懂得為自己辯解,就拚命地學,隻是為了讓父親高興。但我無論多麼努力,數學就是拿不到高分。我記憶最清晰的是我小學四年級運動會那時的事情。開運動會,學生家長都會給自己孩子帶好吃的,給零花錢,讓孩子高高興興的。但這之前的一次考試中,我數學隻得了20分,爸爸覺得丟盡了臉,居然詛咒我:“漲大水咋不把你淹死!”媽媽說:“你走路咋不被車撞死!”父母還把我扯過來一頓“男女混合雙打”。開運動會那天早晨,我滿房間轉悠,卻不敢對父母開口要零用錢買零食。但父母看出了我的心思,他們爭先恐後地教訓我:就你這成績也有臉要好吃的,你除了吃還會啥?媽媽說我要是男孩子,長大準是酒囊飯袋的敗家子。爸爸則說,你看我的那些學生,教啥會啥,人家父母也不知道上輩子做了什麼好事,生了那麼優秀的孩子,我和你媽也不知道缺了什麼德,養了你這隻笨豬……我委屈得直掉眼淚。這時,媽媽把昨天沒吃完的兩個剩雞蛋和兩根剩油條扔進一個塑料袋,遞給我,沒好氣地說:“你丟人現眼,還好意思哭。拿著吧,除了吃你還會啥!”那天,我沒有拿媽媽施舍給我的油條和雞蛋,餓著去參加運動會。
從此,我變得沉默寡言。除了悶頭學習,就是蒙頭大睡。我的反常舉動激怒了父母,加重了他們的反感。爸爸說:“你長本事了,還不願意跟父母說話了。”媽媽說:“你不跟我們說話不算什麼本事,有本事別住我們的房子,別吃我們的飯,那才叫真有骨氣。”
初中二年級的暑假,大我兩歲的表姐來我家做客。給我帶來一隻黑白花紋的小狗。表姐考上了重點高中,顯得神采飛揚。父母百般誇讚表姐,極力貶損我。我嫉妒表姐,但卻非常喜歡那條狗,尤其是當小狗用舌頭舔我的手,依偎在我身邊或者定睛看我時,我心裏突然溫暖了起來。有了這條小狗,放學後我會飛奔回家,感覺生活有了溫度。豈料不到半個月,媽媽就把小狗送給了遠房親戚,我不禁對媽媽怒吼:“對你們而言,它隻是一條小狗,但對我而言,它是我的朋友,你這個冷血動物!”媽媽氣得啪啪打了我兩耳光:“你還翻天了不成,不就為一條狗嗎,你竟然頂撞罵大人,難道在你眼裏,生養你的人都不如一條狗了!”媽媽越叫聲音越大,爸爸也過來罵我玩物喪誌。
在我和父母爭吵的半個月後,鄰居張老師家的兒子跳樓身亡,學校內外議論紛紛。這時,爸爸竟然嘲諷我無論怎麼樣也不會跳樓的,因為我沒誌氣,也沒骨氣。我心裏明白父母為啥對我這樣,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們都愛虛榮,他們希望我聰明,能幹,獲獎,成為三好學生,考好學校,而我老是不能讓他們順心如意,這讓他們暴跳如雷。我看到別人的媽媽親熱地叫自己的孩子寶貝,在親吻、擁抱自己孩子,我就閉上眼睛,因為我分分鍾都會為此崩潰。
這時,我沒有去想怎樣改善自己跟父母的關係,選擇了逃避。我開始發奮讀書,立誌考上海口的高中。這不是為了得到父母的誇獎,而是想逃離這個家……
屈辱的比較:“人家的孩子”PK我一個
感謝上天眷顧,2006年中考,我居然以高分考進海口一所重點中學。我想,這回父母總該表揚我,給我點好臉色看了。但我沒有得到父母的誇獎,因為這時他們已經不懂得讚美自己的孩子了。
我逃也似的離開了父母,開始了三年住校生活。我心裏陣陣竊喜:終於不用再忍受父母的咒罵了。我一直以為這樣的事隻會發生在我身上。但沒想到,跟我同樣遭遇父母鄙視、冷暴力的孩子還不少。來自瓊海的舍友李晏長籲一聲說:再也聽不見父母說“你看人家的孩子”了,真是太痛快了!原來“你看人家的孩子”是很多家長的口頭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