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尾隨跟真凶(1 / 3)

蘇軾四人及餘人跟著牛二出了院門。那牛二不緊不慢,看起來並不著急,似在街市上閑逛。有幾人見此,心中沒底兒,又轉身去追其他人。而剩下的則目不轉睛,緊盯著牛二。跟了一段兒,紫煙心裏也沒了底兒,不由問蘇軾:“老爺,這牛二哪像是要去府衙的招募處,分明是在四處遊玩。他不會是在耍我們吧,為什麼我們要跟這個大胡子。”

蘇軾顯得成竹在胸,笑道:“不可小視此人,此人或許就是真凶。”

紫煙還是不解:“我看他不像啊。那人許是醉酒後不慎掉到河裏淹死的。”

蘇軾斷然否定了紫煙的看法:“不,死者並非被淹死。”

紫煙好奇:“為什麼呢?”

蘇軾解釋道:“凡失足墜入河中溺斃者,因口鼻取氣,必吸進泥沙。而若是死後被人拋入水中,則因口腔、鼻息緊閉,泥沙進不得腔內。適才驗屍中,我發現死者喉嚨內並無泥沙,而且腹中平平,也無淤水。這就說明他是在死後被人扔入河中。”

紫煙眼神中依然閃爍著疑惑:“就算是這樣,我們怎麼能肯定是牛二殺了人呢?”

蘇軾一笑:“剛才我查驗了那具屍首的脖根。脖根處有被人掐過的淤痕。”

紫煙駭道:“他是被人掐死的?”

蘇軾點頭:“最為奇特的是,那些淤痕上還有一個奇怪的尖角狀痕跡。祥叔,你怎麼看那個尖角?”

蘇祥緊皺眉頭:“適才我也注意到了,這個尖角確實很奇怪。脖跟的淤痕,顯然是被人手掐出來的。可是凶手如果是用手掐,一般不會留下這樣的角狀痕跡,除非…”

蘇軾點頭讚許:“不錯,除非凶手的手上戴著一個方形的扳指。”

墨郎和紫煙一齊朝牛二的手指瞧去,果然其大拇指上戴著一個方形的扳指。

紫煙恍然道:“怪不得府衙先抬來屍體。原來凶手的痕跡已經暴露了。”

蘇軾正色道:“屍體是命案中最重要的線索。如果不能從屍體上找到暗藏的線索,那麼也不配做一名捕快。”

蘇祥回頭看了看前後,發現還有八九個同樣的應試者,有些疑慮:“少爺,府衙隻需要一名捕快,現在留下來的還有不少人,我看這場考試還遠沒有結束。”

蘇軾點點頭,心中想道:僅從屍體上找尋線索,未免太過簡單。於是叮囑三人:“後麵一定還有內容,我們先盯住牛二。”

墨郎觀察了四周,臉上有些擔憂:“老爺,這街上往來行人繁多,牛二要是東竄西竄,專往人多的地方擠,我們也不容易跟。”蘇軾一想不錯,這街上行人眾多,跟蹤確是困難,牛二要是伺機趁亂溜開,卻是不易發現。墨郎觀察四周地形,發現前麵一個賣魚的攤販。旁邊有一個水坑,裏麵丟滿了垃圾,有魚鱗、魚內髒、魚頭,還有不少爛泥。腥味十足,很多行人捂著鼻子都繞遠走開。墨郎心念一動,計上心來,對三人做了個鬼臉,頑皮地笑道:“有法子了。”從地上撿了一塊卵石,掂了掂。見牛二正路過那水坑,瞧準目標,手腕一抖,卵石飛向一家店鋪外牆掛的鐵鎬。正擊中那鎬把。鐵鎬應聲掉了下來,砸中底下幾隻找食吃的母雞。母雞受驚,呼啦啦一下四散飛開。其中一隻正飛到牛二頭上。牛二心驚,急忙躲閃,一腳踩進了旁邊滿是垃圾的水坑。腳上立時沾滿了垃圾和汙泥。

牛二大怒,正欲發作。卻一時找不到人,嘴裏隻得罵道:“媽的,晦氣。”

墨郎拍手笑道:“這下他休想再溜了。”

蘇軾心中已明墨郎的用意,嘴上卻笑罵:“胡鬧!”

蘇祥也笑道:“這雖然有點離譜,不過也不失為一個法子。”紫煙看了三人胸有成竹的樣子,卻是一頭霧水。此時前方不遠處,一個雜耍的藝人吸引了不少圍觀者。牛二擠到圍觀的人群中不見了。

紫煙頗有些著急:“喂!你們在說什麼呀。牛二不見了。”

墨郎卻信心十足:“他跑不了。”

一眾人追了上來,尋找牛二的行蹤。紫煙急著要擠進人群找人,墨郎卻拉住了紫煙,一指旁邊一條小巷:“你看。”隻見小巷內行人稀少,石板路上卻留下兩行泥腳印。

紫煙恍然大悟:“府衙現在考的是跟蹤。”蘇軾四人緊跟了上去。

小巷內曲折狹窄,兩側是民居高矮不一。墨郎聽到後麵傳來腳步聲,回頭瞧去,對蘇軾:“老爺…”蘇軾回首發現已有五六個應試者跟了上來。

蘇軾等人緊隨著腳印前行。突然前方過來一隊人,身著大紅袍,吹著嗩呐。原來是在迎親。隊伍中間是一頭驢,背上馱著一位批著紅蓋頭的新娘。由於小巷狹窄。眾人紛紛躲在一邊為其讓路。迎親的隊伍剛過去。跟蹤者繼續遁著腳印前行。蘇軾、蘇祥、墨郎也正要跟上去。紫煙卻突然拉住蘇軾:“老爺,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