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世界

作者:程相崧

1

接到那個電話的時候,一中校長柳工彥正領著學校的中層領導在韓國參觀學習。

不用說,所謂參觀學習,其實也就是旅遊。這些年來,雖然一中每年都要組織老師們外出旅遊,可出國還是第一次。因為這次參加人員的範圍隻限於中層以上領導,為了避免老師們提意見,他們的行程並沒有向所有教職工公開。隻是說外出學習,沒有說是去市裏、省裏還是其他什麼地方。又因為時間是暑假後剛剛開學不久,並不是假期,不能耽誤了正常教學,所以有資格參加的人員也被分作兩批,他們這是第一批。

剛剛在首爾玩了兩天,柳工彥便接到了留在家裏主持工作的副校長張浪打來的電話。張浪在那頭說:“柳校長,不好了,學校出事兒了,有個女生把孩子生到宿舍裏啦!”

有一分多鍾的時間,柳工彥腦子中一片空白。在他擔任一中校長的這兩年,雖然生源越來越差,學生越來越難管,也相繼出過這樣那樣棘手的問題,但像今天這樣的事兒他不但從來沒有遇見過,甚至從來沒有想到過。他裹著浴巾從洗澡間裏出來,耳朵還在嗡嗡地響著,室內的空氣也陡然悶熱起來,讓他有些眩暈,有些頭重腳輕。他用毛巾擦著還濕淋淋滴著水的頭發,走到外間,朝著窗子邊正打著牌的幾個中層幹部擺擺手說:

“趕緊收拾收拾,回去。”

中層們麵麵相覷,驚詫不已。看看柳工彥的臉色,不像是開玩笑,才知道八成是出事兒了,出大事兒了。等到匆忙地收拾了東西,在趕往飛機場的出租車上,大家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等到第二天下午回到學校的時候,老百姓之間的各種傳言和網上的負麵新聞已經鋪天蓋地了。

這些傳言和負麵新聞按照其內容關注重點的不同大體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關於領導。有人說那個女生在宿舍生孩子的時候,學校裏大部分領導都在國外“逍遙”(網上用了這個刺眼的字眼兒)。得到消息最先趕到宿舍的是副校長張浪和年級部的幾個領導。因為學校主要領導不在,他們一時慌了神兒。有人說他們為了隱瞞真相,沒有馬上把學生送到正規醫院,而是在拖延了半個小時之後,才找來學校附近衛生所的醫生到宿舍做了簡單的處理。最後發現不送往醫院可能出現生命危險,才不得不送往縣人民醫院。第二類關於學生。有人說這名女生已經懷孕六個多月,有人則說是八個多月,更有甚者傳說她是足月分娩。另外,還有人說這名女生有過多次打胎經曆,平常生活極不檢點。關於大家關注的焦點,即為什麼懷孕這麼長時間沒有被老師和同學發現,比較多的解釋是說她平時經常倒著穿校服,所以即使在早晨跑操的時候,也能夠掩蓋住隆起的肚腹。第三類是關於出此事情的原因分析。有人認為之所以出這樣百年一遇、傷風敗俗的事兒,跟學校的風水有關,至於風水敗在哪個地方,眾說紛紜。或雲辦公樓壓了龍脈,或雲操場方位不當,不一而足。除了把事情的原因怪罪於風水,還有些人把出事兒的原因歸結到人事,也就是柳工彥擔任校長之後推行的一係列不合理的政策。

其實在路上,柳工彥通過電話,已經把事情的經過了解得差不多了。學生是高二體育班一名女生,名叫王曉芬。跟自己男朋友在一起的時候不小心懷上了孩子,已經八個多月,屬於早產。在學校宿舍分娩之後,準備把孩子扔進下水道衝走。被同學發現後,喊來管理員,才報告給了學校。副校長張浪怕事情鬧到社會上,當時的確試圖隱瞞,拖延了送往醫院的時間。出事兒之後,女生已經被家長領走。

柳工彥回到學校的時候,是下午的最後一節課。因為知道他們將要回來,在家的中層以上領導們已經集合起來,在會議室裏等著了。柳工彥一走進會場,大家一下子靜了下來,都拿眼睛瞅著他。他坐在平常坐的位置上,深深地吸了口氣,掃了大家一眼。許多老師都灰頭土臉,神情霜打的茄子一般。尤其是王曉芬的班主任和所在年級的年級主任,更是神情緊張,樣子差點兒就要哭出來了。

柳工彥清了清嗓子,說:“下麵開會!事情的經過,我大體已經了解了。在這裏先不說是誰的責任,我們先討論一下怎麼跟家長交涉的問題吧。”

其實在回國之前,柳工彥心裏已經盤算好了。出了這樣的事兒,首先要把家長穩住。考慮到以前學生在學校出了事故,家長首先會把責任全部推到學校身上,甚至賴在學校裏獅子大張口要錢。首先需要商討的就是學校可以接受同時家長又能夠滿意的那個賠償數額。雖說是賠償,當然對外界名目上不一定說是賠償,可以以撫慰、慰問等各種形式。一般情況下,隻要那邊接了錢,事兒便解決了大半。

除了賠償,還要討論學生去留的問題。學生出了這樣的事兒,以後肯定不能再在學校裏上了,肯定要開除。可一提到開除學生,許多家長就會不認賬,死活不論理。萬一遇到這樣的人怎麼辦,學校也不得不做好準備。

會議整整開了一夜,大家提出種種方案,最後一一篩選,綜合。在起床號響起來的時候,才算確定下來賠償的金額。而且每件事兒由誰負責,具體的事務都一一分了工。到學生們開始上晨讀的時候,會才散了。

柳工彥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坐在沙發上,心裏才算有了點底兒。他用熱毛巾擦了把臉,兜裏的電話便響了起來。打電話的是老伴兒,老伴兒知道他提前回來了。

“什麼時候回家,回不回來吃早飯?”那邊問。

“不了,還有事兒等著處理。”

他放下電話,心裏有些愧疚。妻子托他從韓國捎的東西,他還沒有來得及買,這次是空手而歸,交了白卷兒。但現在來不及想這些,還有更重要的事兒辦。因為雖然學生家長這邊的問題已經安排好了,可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兒沒有做,那就是處理好政治上的問題。

2

他想到了自己的老部下,已經做了常務副縣長的王石。

王石跟著他幹的時候,他還隻是下麵一個鄉鎮的鎮委書記。那時候王石剛剛大學畢業,跟著他幹文字秘書,那些年,沒少受了他的照顧。兩年以後王石考了市裏的公務員,在市裏幹了一段時間,四年前調到縣裏擔任組織部長,現在坐到了常務副縣長的位置上。

雖然從出事兒到現在,縣裏還沒有任何一個領導給他打過電話,但柳工彥心裏明白,學校出了這麼大的事兒,縣裏主要領導肯定已經早有耳聞。所以,他要趕緊到王石那兒去一趟,一來探探風聲,二來跟王石商量一下,看下一步棋如何下好。

他給王石打了個電話。電話接通後,兩人簡單寒暄了幾句,他便問:“王縣長上午有安排嗎?我有事兒過去一趟。”

“行,你來吧。”

王石話不多,沒有問他有什麼事兒,他想這是因為王石已經知道了他前往的目的。他下了辦公樓,沒有叫司機,自己開車去了縣政府。

王石已候著他了。落座之後,沒等他說話,王石便說:“柳校長,這幾天我壓力很大啊。一中這次出的事兒不小,張書記也問,劉縣長也問,我都快有些招架不住了。”

柳工彥立刻明白事情已經廣泛傳播,慶幸自己沒有等著領導找他,如果那樣就被動了。他望了王石一眼說:“那怎麼辦才好呢?”

“這事兒領導早晚要找你。依我看,倒不如我領你及早去找領導彙報,來個負荊請罪。把話說得委婉些,多檢討自己的不足。別管是不是自己的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來。注意啊,不要強調客觀原因啦偶然因素啦等等,張書記不喜歡聽這些!”

柳工彥不住地點頭。

王石看了看表,說:“正好現在剛剛上班,我們去書記縣長那兒堵他們,一旦他們出門了,就不好找了。”

從縣委開車出來,已經是中午十一點多了。倆人先到劉縣長那裏,受了一陣暴風驟雨般的罵,劈頭蓋臉。再到張書記那兒等了整整兩個小時,又是一陣好熊歹熊。除了他受批鬥一般低頭認錯,王石也坐在那兒一個勁兒地替他賠不是。說實在的,柳工彥真是從心裏感激王石這個自己從前的老部下。人幹到副縣長,沒忘記自己的老領導。說實在的,前幾年從正科到副縣這一步,如果不是王石在組織部裏給他暗暗使著勁兒,他也邁不上來。在基層幹過的都知道,人在仕途這條道上走,從副科到正科不容易,從正科熬到副縣,又是一個大坎兒。不知道有多少人就憋死在坎外,幹幾十年直到退休還是個正科。尤其是這些年不同從前。前些年在鄉鎮一把手位置上幹上幾年,縱然不能到縣裏重要崗位上任職,也好賴能進個不錯的科局。那時候許多幹部都不願意到學校裏任職,因為老師學生都不好管,工作也比行政上辛苦許多。可是後來形勢就悄然發生了改變,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縣一中的校長成了一個肥缺。因為一中校長是副縣級,而且這些年學校收費高,對於不想再在仕途上努力,又苦於升格到副縣的,都想到那裏去。

一開始他從鄉鎮往學校裏努力的時候,心裏是有些打怵的。因為自己雖然在許多崗位上都幹過。管過人事,抓過幹部,收過提留,搞過計劃生育……可教育,尤其是號稱全縣最高學府的縣一中的教育,他還真沒抓過。俗話說學校是知識分子紮堆的地方,社會上又都傳說,老師們脾氣“較”,所謂“較”,就是較真,死心眼兒,領導起來有難度。可不去學校,又有啥更好的地方去呢?說來也真是無奈,其實問問一中的任何一任校長,誰也不願意去抓教育,可誰讓一中的校長這把交椅是個副縣級呢?

一路瞎琢磨著,回到學校,才知道負責跟學生家長接觸的領導已經代表學校跟家長交涉過了。沒想到的是,王曉芬的家長並沒有像以前的家長那麼難纏,而是痛快地答應了學校的條件。不僅如此,還一個勁兒跟學校賠不是,說是自己的孩子給學校添了麻煩,給學校抹了黑。沒有等學校提出開除的問題,自己便提出孩子以後出去打工,不再上學了。

事件處理得非常順利,幾乎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聽了有關人員的彙報,柳工彥坐在老板台前,心情才算放鬆了一些。說實在的,他真是再也不敢讓學校出什麼意外的事兒了。回頭想想,自己接過來這個校長剛剛兩年,還沒有幹滿一任。依照他的年齡,再往縣裏提,幾乎沒有可能了。可至少也要幹滿兩屆,幹滿兩屆之後,或者去人大幹兩年再退休,或者直接退休,他都沒有怨言。不論怎麼說,那樣也算在副縣級這個級別上全身而退了。

3

柳工彥在上任之後,的確感到了各個方麵的壓力。

這種壓力首先來自於生源。因為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現在的生源質量是越來越差。生源質量差,一係列的問題就來了。平時上課難管,老師有怨言,最後高考成績還搞不上去。為了改變現狀,他在教師管理、學生管理上的確實行了一些新的政策。為了推行這些政策,他甚至不惜得罪了一些人。出了這事兒之後,網上各種帖子一下子層出不窮。隻要搜索一下學校,隻要搜索一下自己的名字,上千條信息便一條條地噴湧出來,堵都堵不住。令柳工彥感到寒心的是,有些帖子明顯可以看出是本校老師自己爆料,有些帖子還直指他上任之後的一些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