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融入新絲路(2 / 2)

烏海市:轄海勃灣、烏達、海南3個縣級行政區,有漢、蒙、回、滿等40多個民族,是國家級首批循環經濟示範城市、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創新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及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烏海是我國重要的焦煤基地之一,焦煤儲量占內蒙古自治區的近70%,已探明的金屬、非金屬礦藏26種。烏海與世界著名的葡萄酒產地法國波爾多一同位於北緯39度線上,是我國優質葡萄生產基地。

二連浩特市:與蒙古國紮門烏德市隔界相距僅4.5公裏,邊境線長72.3公裏,是我國對蒙古國開放的最大口岸,是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科普示範市、中國人居環境共建示範市。二連浩特市已初步形成貿易物流、進出口加工、文化旅遊、綠色清潔能源四大特色產業體係。先後建成12個專業市場和9個規模較大的物流園,被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政府間陸港協議》列為國際陸港城市,口岸文化旅遊吸引力不斷增強。

烏蘭察布市:地處蒙晉冀三省的交界處,是我國西北地區向東南出海的必經之地,是進入東北、華北、西北三大經濟圈和中國通往蒙古、俄羅斯、東歐的重要通道。市境內蘊藏豐富的礦產資源、已探明礦藏有80多種,探明煤炭儲量40億噸,石油儲量1億多噸,鉬金屬儲量260多萬噸(屬全球最大鉬礦),風能資源得天獨厚,有效風場麵積6828平方公裏,占內蒙古的1/3,占全國的1/10。這裏還是全國最大的馬鈴薯生產基地,有“中國馬鈴薯之都”稱號。

阿拉善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最西端,是內蒙古麵積最大、人口最少的盟市。阿拉善盟文化璀璨,阿拉善長調、呼麥、民歌、蒙古族婚禮以及和碩特、土爾扈特蒙古族服飾等民族文化濃鬱厚重,是草原文化和蒙古族傳統文化禮儀保留最為完整的地區之一。阿拉善盟旅遊資源豐富,賀蘭山原始次生林、月亮湖、敖倫布拉格大峽穀、額日布蓋大峽穀、海森楚魯怪石林等等,被譽為“蒼天聖地·阿拉善”。

銀川市:銀川是名聞天下的“塞上江南”,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創業型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全國十大新天府、全國雙擁模範城市等多項稱號。銀川是一個多元文化城市,黃河文化、西夏文化、回族文化、絲綢文化、移民文化等在這裏交相輝映、爭奇鬥豔,賦予了這片土地多彩和神奇。曆史上的西夏國建都興慶府(今銀川市),不僅有獨特的政治、軍事等製度,而且創造了奇特的西夏文字。而今“西夏古都”的神秘性、獨特性更是引來世界關注。

石嘴山市: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作為國家“一五”時期布局建設的十大煤炭工業基地之一和“三線”建設的重要布局點,寧夏的第一噸煤、第一度電、第一爐鋼鐵等多個第一誕生在石嘴山,工業總產值曾一度占寧夏的近40%,是寧夏工業的“搖籃”。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煤炭探明儲量25億噸,其中被國際上譽為“煤中之王”的無煙煤——太西煤儲量5.6億噸,矽石探明儲量42億噸。石嘴山市已形成新材料、裝備製造、電石化工、冶金四大產業集群和新能源、生物醫藥、新型煤化工三個特色產業蓬勃發展的工業發展格局

吳忠市:地處寧夏中部,是全國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級市,回族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52.6%,已被國家有關部委、協會命名為“中國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產業基地”、“中國(吳忠)清真食品基地”、“中國回族建築文化之鄉”和“中國清真美食之鄉”。已探明有石油、煤炭、礦石、天然氣等礦產資源30多種,初步探明石灰岩儲量49億多噸,石膏儲量127億噸,白雲岩儲量18億噸,天然氣儲量2億立方米,煤炭儲量64.8億噸,石油儲量2.5億噸。

中衛市:是一個年輕的地級市。旅遊資源富集獨特,騰格裏沙漠與黃河在中衛沙坡頭繪就了一幅天然太極圖,形成黃河與沙漠、沙漠與綠洲、人與自然亙古千年和諧相處的絕版美景,沙坡頭治沙成果豐碩,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和全球環境保護五百佳。中寧枸杞,曆史悠久,規模種植600餘年,品質優良,營養價值極高,素有“中寧枸杞甲天下”之美譽,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唯一的枸杞生產基地縣。石頭縫裏長出的硒砂瓜譽滿全國,2008年成為北京奧運會專供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