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人名(3 / 3)

5.囚禁張學良(元代人名,3字)

提示發動“西安事變”促蔣抗日的愛國將領張學良(後被蔣介石長期囚禁),字“漢卿”。因此“囚禁張學良”,便是“關”押張“漢卿”。“關”字別解作了動詞。關漢卿,元代雜劇作家,為“元曲四大家”之首,是中國古代戲曲創作的代表人物。

6.望來已是幾千載(元代人名,3字)

提示唐代劉禹錫《望夫山》詩雲:“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望來已是幾千載,隻似當時初望時。”望來已是幾千載,“張”望的時間“可”真是長“久”啊。張可久,元代重要散曲家、劇作家。

7.一言至交釋前非(元代人名,3字)

提示“一言”扣“陳”,“至交”為“友”,“釋前非”得到“諒”解。陳友諒,元末大漢政權的建立者。

8.秋菊盛開人盡賞(元代人名,3字)

提示菊花正色為黃色。“秋菊盛開”可見“黃”;“人盡賞”堪稱“公望”,即大家看。黃公望,元代著名山水畫家、全真派道士,有《富春山居圖》等名作傳世。

9.登基不忘放牛時(元代人名,3字)

提示傳說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小時候給人放過牛。謎底解作朱元璋不忘(思)本。朱思本,元代地理學家。

10.兩岸桃花夾古津(元代人名,3字)

提示謎麵係唐代王維《桃源行》一詩的第二句。“古津”,古渡口。謎底之“朱”、“丹”皆指紅色,“朱丹溪”解為被兩岸桃花映紅了的溪水。朱丹溪,元代著名醫學家。

謎底第6組

1.王冕;2.忽必烈;3.白不信;4.馬致遠;5.關漢卿;6.張可久;7.陳友諒;8.黃公望;9.朱思本;10.朱丹溪

第7組(明代人名)

1.衣錦還鄉(明代人名,3字)

提示衣錦還鄉,“歸”來時很“有光”彩。歸有光,明代散文家。

2.目不斜視(明代人名,3字)

提示“視”扣“張”,“張”由姓氏別解為看。“目不斜”會意為“居正”。張居正,明代政治家。

3.四季花開(明代人名,3字)

提示四季花開,猶如“常遇春”天。常遇春,明代開國名將。

4.枝頭初結子(明代人名,3字)

提示“枝”頭是“木”,結上“子”後,“李”字便自然構成了。李自成,明末農民起義領袖。

5.成功依靠團結(明代人名,2字)

提示“成功”別解為收複台灣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團結”會意,扣出“和”字。鄭和,明代傑出的航海家,鄭和下西洋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

6.南望每有湍流隔(明代人名,2字)

提示“南望”以方位法扣得“王”字。此“王”和“每”放置其中,將“湍”字左右隔開,構成“海瑞”。海瑞,明代著名清官。

7.但悲不見後來人(明代人名,3字)

提示“戚”取義悲哀,呼應謎麵之“悲”。“繼光”解為後繼者光了,沒有了,以扣“不見後來人”。戚繼光,明代抗倭名將,民族英雄。

8.轉眼暮色籠神州(明代人名,3字)

提示“轉眼”示意將“目”轉動橫放成“罒”,以便與“夕”(由“暮色”扣得)組合成“羅”。“籠神州”,貫連中華大地,故扣“貫中”。羅貫中,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作者。

9.金色之路通四方(明代人名,3字)

提示“金色之路”,金黃色的道路,扣出“黃道”。

“通四方”,通向四“周”。黃道周,明代學者、書畫家、抗清英雄。

10.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明代人名,3字)

提示謎麵意思是記住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以作為以後的借鑒。這說明曆“史”上的東西“可”資借鑒效“法”。史可法,明末政治家、軍事家。

謎底第7組

1.歸有光;2.張居正;3.常遇春;4.李自成;5.鄭和;6.海瑞;7.戚繼光;8.羅貫中;9.黃道周;10.史可法

第8組(清代人名)

1.皮(清代人名,3字)

提示謎麵“皮”字,來個“石”則成“破”,破“開”

了。石達開,太平天國領導人。

2.管窺(清代人名,3字)

提示“管窺”指從管中窺物,喻目光短淺,見聞不廣。

謎底“張之洞”可理解為從洞孔裏看。張之洞,晚清名臣,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

3.太白全集(清代人名,3字)

提示唐代詩人李白字太白,故謎中以“太白”借代出“李”。“全集”,當是鴻篇巨製了,扣為“鴻章”。“鴻”,大。“章”,篇章。李鴻章,晚清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

4.大人執牛耳(清代人名,2字)

提示“大”、“人”、“牛”、“耳”四字可組成“朱耷”——“朱”是“牛”加“人”,“耷”是“大”加“耳”。朱耷(dā),著名畫家,號八大山人。

5.說話要主動(清代人名,3字)

提示“說話”即“陳”說,“主”移動則“玉”成。陳玉成,太平天國將領。

6.火熱的詩篇(清代人名,3字)

提示“火熱”,“太炎”熱了!“詩篇”,詩“章”。

章太炎,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學者。

7.強體魄,立功勳(清代人名,3字)

提示強體魄讓身體健“康”,立功勳必然“有為”,得出謎底。康有為,近代維新派領袖、思想家。

8.獨有黛玉緩步來(清代人名,3字)

提示會意成謎,言“林”黛玉“則”是“徐”緩而來。

林則徐,清末政治家,虎門銷煙的民族英雄。

9.漢高祖衣錦還鄉(清代人名,3字)

提示漢高祖名劉邦。謎底解作劉邦(衣錦還鄉)光耀門第。劉光第,清末維新派,“戊戌六君子”之一。

10.端午辟邪,壽比南山(清代人名,3字)

提示“端午辟邪”讓人聯想到“蒲”(菖蒲)。“壽比南山”,常言道“壽比南山不老鬆”,因而會意扣出“鬆齡”。蒲鬆齡,清文學家,《聊齋誌異》的作者。

謎底第8組

1.石達開;2.張之洞;3.李鴻章;4.朱耷;5.陳玉成;6.章太炎;7.康有為;8.林則徐;9.劉光第;10.蒲鬆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