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懵懂六年(1 / 2)

第一章 懵懂六年

“這些破爛還要嗎?”竇夢靈沒來,來的是他的一個小跟班,見何子善慢吞吞的,象鑒定寶貝似收拾著房間內不多的幾件東西,很不耐煩的催促道。

竇夢靈是淩山堂最美的一朵花,天資聰穎,貌美若仙,追的人排隊都排到山門外去了。這小跟班能被她派來幫“子善哥”搬住地,應該是極得竇夢靈喜愛,見到“子善哥”後,也仍然掩飾不了內心的嫌棄。

“我這兒沒什麼需要幫忙的,”何子善可不習慣看人眼色,軟軟地說道:“你有事,自己忙去吧!”

那小跟班還有些拉不下麵子,何子善卻早已按捺不住,將他趕走了。

看了看幾乎家徒四壁的房間,何子善都有些不真實的感覺:他怎麼就落到這個境地了?

六年前,他何子善也曾風光無限,和竇夢靈一塊進入淩天堂,被人戲稱為絕代雙嬌。

作為普通人家的孩子,能在莽原宗門招徒聯合試煉中拔得頭籌,可謂驚豔之極,就是在那時,竇夢靈纏上了“子善哥哥”。

可現如今,竇夢靈已是淩山堂新生代的領軍人物,堂堂禪武境高手,更是無數青年翹楚的夢中情人。可六年過去了,他何子善卻連竅都開不了。

人皆有三竅,泥丸,心室和丹田,隻有武者能將之發揮到極至,將三竅築成三宮,即神宮,禪宮和黃庭。所以武者的起始境稱之為營宮境。隻有將三竅拓展成三宮,才算真正步入武修之道,故人們形象的把普通人走上武道稱之為開竅。

開竅之後,無論是記憶還是思維抑或感知與力量,都至少是常人的十倍。也就是說,一個開竅的幼童的力量也勝過一個普通成年人的力量。

營宮境之後,是禪武境,禪武境能明已之所能,探尋適合自己的武修之道。

普通人中,能開竅者萬中難成一個,開竅之後,能成功營煉成三宮者萬中僅數人而已,能過禪關者也大致隻是萬一之數。

竇夢靈與“子善哥哥”的差距已經無法計算,派個小弟幫忙來已經很重情意了,何子善還能怎麼說?何況何子善這次搬住處,本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

本來,何子善在淩山堂雖然無聲無息,卻也沒人敢輕視他。因為他的師尊是不敗子,雖然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境界,但其童子功卻讓他出道後沒有嚐過敗績,是淩山堂的定海神針。

這樣的高手在淩山堂是極罕見的,名聲甚至超過了堂主劉源奇,所以當年不敗子主動收何子善為徒,何子善真的沒法拒絕。後來聽人說師傅荒唐不羈,何子善也沒有覺得師傅有什麼不妥的地方。

隻是跟隨師傅修煉童子功六年了,還沒開竅,這讓何子善很難堪。

不過師尊總是說:“開竅?不忙!你試試看有沒有人能打敗你?”

何子善暗中找同齡人試過,還真沒人能打敗他,也就不以為意。——師傅不是不敗子嗎?自己能夠與人交手而不敗,已經得到了師傅的真學,還有什麼不滿的。

可何子善的師傅一年前出去後再沒回來,現在得到準確消息,死了,何子善隻得另投明師。

可惜,何子善已經十六歲了還沒開竅,這樣的徒弟淩山堂沒有人肯收於門下,何子善一下子便成了掛名弟子,必須從師傅居住的淩山堂內門,搬到外門居住。

今天,就是搬出去的日子,竇夢靈曾說會過來幫忙的,不知為何隻派來個小弟,隻是現在何子善根本沒心事想竇夢靈的事。

因為根據淩山堂的規定,過了十六歲,還沒開竅,便會除名,到時候,他就得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