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
作者:許傳朝
北京時間3月3日,蘋果iPad 2正式發布,“更輕、更薄、更快、更炫酷”無疑為平板電腦樹立了一個新的標杆。除此之外,最低499美元的價格也為即將到來的平板時代設立了一個價格線,這也意味著在上網本之後,個人計算終端又將迎來一個新的低價時代。
低價意味著可以讓更多的人使用,也是“打破人與科技之間的藩籬”(宏公司以此作為公司使命)的一個重要方式,從PC到平板電腦,除了更輕鬆便捷的應用方式和應用體驗之外,更低的價格也使得平板電腦具有更快的普及速度。
3月1日有機會參觀了北京雲基地,並聆聽了雲基地投資人——寬帶資本董事長田溯寧講述雲時代的計算特征,他首次提到了“計算的平民時代”這個概念,用平民時代來表述雲時代的計算特征顯然非常貼切。
首先,計算從大型機、小型機、工作站、PC到今天的雲計算時代,經曆了從集中到分散再到“集中+分散”的過程,雲計算時代將主力的計算能力集中到雲中,通過終端來分享計算能力,弱化了對終端能力的要求,從而使PC、平板電腦、手機甚至是電視機都可以成為個人終端,從獲得到使用都變得簡單易行,從應用模式到價格都走向了平民化——“人們以書本的價格就可以擁有超級計算能力”。
其次,計算技術提供者從少數巨型或大型技術公司走向眾多公司的集體參與,技術架構也更趨豐富和多樣,大型機時代由IBM主導。小型機時代由DEC主導、工作站被SUN主導、PC時代被英特爾和微軟主導,而今天移動計算終端世界裏,還沒有絕對的主導者。蘋果、穀歌、微軟、ARM、高通、RIM、威盛、三星、惠普都有核心技術,聯想、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也都推出了相應的係統平台,中標軟等軟件公司也基於開源軟件可以衍生出多種移動終端操作係統,計算技術提供者同樣走向平民化。
最後,產業鏈的寬泛帶來了產業參與者的平民化。小型公司甚至是技術開發者個人,也可以在各種開放平台上開發出滿足特定需求的應用,服務於特定用戶或者大眾,滿足特定計算需求,並由此獲得自己的商業收益。
計算的平民時代,必將帶來計算及其相關產業的變局,原來的巨型或者大型技術公司會因此起伏或沉淪。當然我們也會因此有理由期待一批新的巨型公司和大型技術公司的誕生或崛起,尤其是我們自己的技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