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2 / 2)

1己醜:十六日。2終累:吳王闔廬之長子,夫差之兄。

3潘子臣、小惟子:楚舟師之帥。4惕:懼。5陵師:陸軍。繁揚:即繁陽,在今河南新蔡縣北。6“乃今”句:知懼而後可治。乃今:於今。7鄀(ruò):楚邑,古鄀國,在今湖北宜城市東南九十裏。8紀:治。9據《史記·楚世家》,其後昭王複都於郢。

周儋翩率王子朝之徒因鄭人將以作亂於周1,鄭於是乎伐馮、滑、胥靡、負黍、狐人、闕外2.六月,晉閻沒戍周,且城胥靡3.

1儋翩:王子朝餘黨。2馮、滑、胥靡、負黍、狐人、闕外:皆周邑。馮當在今河南洛陽市附近,滑在今河南偃師市緱氏鎮,負黍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南,狐人在今河南臨潁縣,闕外在今河南伊川縣北(伊闕之外)。3為下文天王出居姑蕕張本。

秋八月,宋樂祁言於景公曰1:“諸侯唯我事晉,今使不往,晉其憾矣2.”樂祁告其宰陳寅3.陳寅曰:“必使子往。”他日,公謂樂祁曰:“唯寡人說子之言4,子必往。”陳寅曰:“子立後而行5,吾室亦不亡,唯君亦以我為知難而行也6.”見溷而行7.趙簡子逆8,而飲之酒於綿上9,獻楊楯六十於簡子10.陳寅曰:“昔吾主範氏11,今子主趙氏,又有納焉,以楊楯賈禍12,弗可為也已。然子死晉國,子孫必得誌於宋。”範獻子言於晉侯曰:“以君命越疆而使,未致使而私飲酒13,不敬二君14,不可不討也。”乃執樂祁。

1景公:宋景公。名欒,宋元公之子。2憾:恨。3“樂祁”句:謂以與公所言告陳寅。宰:家臣之長。4唯:發語詞,無義。5“子立”二句:陳寅知晉政多門,往或將有難,故使樂祁立後而行。6唯:雖。7見溷而行:見溷於君,立以為後。溷為樂祁之子。8趙簡子:趙鞅。9綿上: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市南四十裏的介山之下。10楊楯:楊木所做之盾。楊:黃楊,木質堅硬細密。11主範氏:住宿在範家。主:以為宿主。

12賈禍:招致禍患。陳寅知範氏必怨,禍將及身。賈:求。13致使:行使命。14二君:指晉定公、宋景公。

陽虎又盟公及三桓於周社1,盟國人於亳社2,詛於五父之衢3.

1三桓:魯之孟孫、叔孫、季孫。三家皆出於桓公,故稱三桓。周社:魯之神社(土地廟)。2亳社:殷社。魯因商奄之地及殷之遺民,故立其社。3詛:殺牲歃血,告誓於明神。大事曰盟,小事曰詛。五父之衢:道路名。在今山東曲阜市東南五裏。

冬十二月,天王處於姑蕕1,辟儋翩之亂也2.

1天王:周敬王。姑蕕:周地。2辟:避。

七年春1,王正月。

夏四月。

秋,齊侯、鄭伯盟於鹹2.

齊人執衛行人北宮結以侵衛3.

齊侯、衛侯盟於沙4.

大雩5.

齊國夏帥師伐我西鄙6.

九月,大雩。

冬十月。

1七年:公元前503年。2鹹:衛地,在今河南濮陽市東南六十裏。3執衛行人:北宮結無罪,故不稱其名。4沙:地名,在今河北大名縣東。5雩(yú):求雨之祭。6國夏:國佐之孫。國氏世為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