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
十四年春,意如至自晉1,尊晉罪己也。尊晉罪己,禮也。
1“意如”二句:言《春秋》不書意如之族(季孫),表示尊重盟主,歸罪於己。十年晉人執季孫意如。
南蒯之將叛也1,盟費人。司徒老祁、慮癸偽廢疾2,使請於南蒯曰:“臣願受盟,而疾興3.若以君靈不死,請待間而盟4.”許之。二子因民之欲叛也,請朝眾而盟。遂劫南蒯,曰:“群臣不忘其君5,畏子以及今,三年聽命矣。子若弗圖,費人不忍其君,將不能畏子矣6.子何所不逞欲7?請送子。”請期五日。遂奔齊。侍飲酒於景公。公曰:“叛夫8!”對曰:“臣欲張公室也9.”子韓皙曰10:“家臣而欲張公室,罪莫大焉。”司徒老祁、慮癸來歸費11.齊侯使鮑文子致之12.
1將以費(季孫氏食邑)叛於齊。2老祁、慮癸:皆季氏家臣。廢疾:發病。廢:通“發”。3而:然。4間:病愈或好轉。5君:指季孫。6不能畏子:不能複畏子。7“子何”句:言至他處亦可逞其心意。所:處。逞:快。8叛夫:叛人。此為戲言。9張:強。10子韓皙:齊大夫。11歸費:以費歸魯。12“齊侯”句:費人不欲叛,故齊侯複致其地於魯。鮑文子:鮑國。
夏,楚子使然丹簡上國之兵於宗丘1,且撫其民。分貧振窮2,長孤幼,養老疾,收介特3,救災患,宥孤寡4,赦罪戾5,詰奸慝6,舉淹滯7,禮新8,敘舊,祿勳9,合親10,任良物官11.使屈罷簡東國之兵於召陵12,亦如之13.好於邊疆14,息民五年,而後用師,禮也。
1簡:選。上國:指楚都以西地區。西方居上流,故謂之上國。宗丘:楚地,在今湖北秭歸縣。2分:與。振:救。3介特:指單身之民。介、特皆“孤獨”之意。4宥:寬。指寬其賦稅。5罪戾:有罪之人。戾:罪。6詰:責。奸慝(tè):奸邪。7淹滯:有才而未用者。8新:羈旅之人。9祿勳:賞有功者。
10合:和。親:九親。11物官:量事而授官。物:量。12東國:指楚都以東地區。召(shào)陵:楚名,在今河南偃城縣東。13如之:如然丹。14好於邊疆:與四鄰結好。
秋八月,莒著丘公卒。郊公不戚1.國人弗順,欲立著丘公之弟庚(與)[輿]2.蒲餘侯惡公子意恢3,而善於庚輿。郊公惡公子鐸4,而善於意恢。公子鐸因蒲餘侯而與之謀曰:“爾殺意恢,我出君而納庚輿。”許之。
1郊公:著丘公子。2庚輿:莒共公。輿:原本作“與”,據阮元《校勘記》改。3蒲餘侯:名茲夫,莒大夫。意恢:莒群公子。4公子鐸:亦莒群公子。
楚令尹子旗有德於王1,不知度,與養氏比2,而求無厭3.王患之。九月甲午4,楚子殺鬥成然,而滅養氏之族。使鬥辛居鄖5,以無忘舊勳。
1子旗:鬥成然,亦稱蔓成然。有德於王:有佐立之功。
2養氏:養由基之後。比:親近。3求:貪,貪婪。4甲午:四日。5鬥辛:子旗之子。鄖(yún):楚邑,在今湖北安陸市。
冬十二月,蒲餘侯茲夫殺莒公子意恢。郊公奔齊。公子鐸逆庚輿於齊,齊隰黨、公子汙送之1,有賂田2.
1隰黨、公子汙:皆齊大夫。2莒以田賂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