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
二十一年春,公如晉,拜師及取邾田也1.
1“拜師”句:晉執邾悼公,助魯取邾田,晉士匄侵齊,見十九年《傳》。
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1.季武子以公姑姊妻之2,皆有賜於其從者。
於是魯多盜。季孫謂臧武仲曰3:“子盍詰盜4?”武仲曰:“不可詰也。紇又不能。”季孫曰:“我有四封5,而詰其盜,何故不可?子為司寇6,將盜是務去7,若之何不能?”武仲曰:“子召外盜而大禮焉8,何以止吾盜?子為正卿,而來外盜;使紇去之9,將何以能?庶其竊邑於邾以來,子以姬氏妻之,而與之邑,其從者皆有賜焉。若大盜禮焉以君之姑姊與其大邑10,其次皂牧輿馬11,其小者衣裳劍帶,是賞盜也。賞而去之,其或難焉12.紇也聞之,在上位者灑濯其心13,壹以待人14,軌度其信15,可明征也16,而後可以治人。夫上之所為,民之歸也。上所不為,而民或為之,是以加刑罰焉,而莫敢不懲17.若上之所為,而民亦為之,乃其所也18,又可禁乎?《夏書》曰19:‘念茲在茲20,釋茲在茲,名言茲在茲,允出茲在茲,惟帝念功21.’將謂由己壹也22.信由己壹,而後功可念也23.”
庶其非卿也24,以地來,雖賤,必書,重地也。
1“邾庶其”句:邾大夫庶其帶著漆、閭丘二邑投奔魯國。
2公姑姊:成公之姊妹長於襄公者。3臧武仲:臧孫紇。4盍:何不。詰:治。5四封:國之四界。6司寇:掌刑獄之官。
7將:當。盜是務去:即務去盜。8大禮焉:對外盜頗為禮敬。大:甚。焉:之。9去之:去國內之盜。10焉:之。11其次:與下文“其小者”皆指庶其之從者。皂牧:賤役。12其:殆。13灑濯(zhuó):洗滌。灑、濯義同。14壹:表裏如一。15軌度:規範。16征:驗。17懲:戒。18乃其所:謂理所當然。所:處。19《夏書》:逸《書》。20“念茲”四句:謂追求、說明、稱道美德並誠心推行美德者,都在皋陶一人。前一“茲”字指德,後一“茲”字指皋陶。名言:稱道。允:語助詞,無義。21惟帝念功:隻有舜帝能常思皋陶之功。念:久思。以上引文見於古文《尚書·大禹謨》。22將:殆。23念:為後人所思念。24“庶其”五句:庶其非卿,不當書名。因竊邑外叛,罪惡深重,故《春秋》特書其名,以懲不義。
齊侯使慶佐為大夫1,複討公子牙之黨2,執公子買於句瀆之丘。公子勦來奔。叔孫還奔燕。
1慶佐:崔杼親信。2“複討”四句:公子牙、公子買、叔孫還三人皆齊之公族。
夏,楚子庚卒1.楚子使薳子馮為令尹2.訪於申叔豫3,叔豫曰:“國多寵而王弱4,國不可為也5.”遂以疾辭。方暑,闕地6,下冰而床焉7.重繭8,衣裘9,鮮食而寢10.楚子使醫視之,複曰:“瘠則甚矣11,而血氣未動。”乃使子南為令尹12.
1子庚:公子午。2薳(wěi)子馮:亦作“屍子馮”。
3申叔豫:申叔時之孫。4弱:年輕。5為:治。6闕地:掘地為室。7“下冰”句:置冰地下而安床。8重繭:厚綿衣。《說文·重部》:“重,厚也。”繭:纊,絲綿衣。9裘:皮衣。10鮮(xiǎn):少。11瘠:瘦。12子南:公子追舒。
欒桓子娶於範宣子1,生懷子2.範鞅以其亡也3,怨欒氏,故與欒盈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4.桓子卒,欒祁與其老州賓通5,幾亡室矣。懷子患之。祁懼其討也,訴諸宣子曰:“盈將為亂,以範氏為死桓主而專政矣6,曰:‘吾父逐鞅也,不怒而以寵報之7,又與吾同官而專之8.吾父死,而益富9.死吾父而專於國,有死而已10,吾蔑從之矣!’其謀如是,懼害於主11,吾不敢不言!”範鞅為之征12.懷子好施,士多歸之。宣子畏其多士也,信之。懷子為下卿13,宣子使城著14,而遂逐之。
秋,欒盈出奔楚。宣子殺箕遺、黃淵、嘉父、司空靖、邴豫、董叔、邴師、申書、羊舌虎、叔羆15,囚伯華、叔向、籍偃。
人謂叔向曰:“子離於罪16,其為不知乎17?”叔向曰:“與其死亡若何18?《詩》曰19:‘優哉遊哉20,聊以卒歲。’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