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3 / 3)

子庚帥師治兵於汾11.於是子焜、伯有、子張從鄭伯伐齊12,子孔、子展、子西守13.二子知子孔之謀14,完守入保15.子孔不敢會楚師。

楚師伐鄭,次於魚陵16.右師城上棘17,遂涉潁,次於旃然18.屍子馮、公子格率銳師侵費滑、胥靡、獻於、雍梁19,右回梅山20,侵鄭東北,至於蟲牢而反21.子庚門於純門22,信於城下而還23.涉於魚齒之下24,甚雨及之25,楚師多凍,役徒幾盡。

晉人聞有楚師,師曠曰:“不害26.吾驟歌北風27,又歌南風28,南風不競29,多死聲。楚必無功30.”董叔曰:“天道多在西北31,南師不時32,必無功。”叔向曰:“在其君之德也33.”

1“鄭子孔”二句:襄公十一年,諸侯會於蕭魚,鄭始屬晉。此年鄭簡公從晉伐齊,子孔(公子嘉)與子展、子西留守。子孔欲殺諸大夫而叛晉從楚。2子庚:公子午,楚令尹。3楊豚尹宜:疑豚尹為字,宜是名。4謂:以為,認為。不穀:君主自稱之辭。5不從禮:不得從先君之禮。6自逸:自求安逸。

7懷安:貪圖安逸。8稽(qǐ)首:叩首至地。古代最重的跪拜禮。9嚐:謂試其難易。10而:乃。11汾:楚地,在今河南許昌市西南。12子焜(jiǎo):公孫蠆。伯有:良霄。子張:公孫黑肱。13子展:公孫舍之。子西:公孫夏。14二子:指子展、子西。15完守:加固守備。完:堅。16魚陵:即魚齒山,鄭地,在今河南平頂山西北。17上棘:鄭地,在今河南禹州市西北。將涉潁,故於水邊築小城,以為進退之備。18旃然:即索河。在今河南滎陽市東南三十五裏。19費滑:鄭邑,在今河南偃師市南之緱氏鎮。胥靡:在今河南偃師市東南四十裏。獻於:鄭邑。未詳其處。雍梁:在今河南禹州市東北。20回:環繞。梅山:楚地,在今河南新鄭市西南。21蟲牢:鄭地,在今河南封丘縣北。22純門:鄭國都外郭門。23信:住兩夜。

24“涉於”句:魚齒山下有滍水(今名沙河),故稱涉。25甚雨:大雨。26不害:無害。27驟:屢。歌:奏樂。北風:北方樂曲。28南風:南方樂曲。29不競:謂其聲不揚。競:盛。30古人多以音律預測出兵之吉凶。31天道:指天象、天時。歲(歲星,即木星)在豕韋(營室星),月又建(北鬥星星柄所指叫建)亥,故曰多在西北。32不時:與天時相違。33“在其”句:謂天時、地利不如人和。

十有九年春1,王正月,諸侯盟於祝柯2.晉人執邾子。

公至自伐齊。

取邾田3,自漷水。

季孫宿如晉。

葬曹成公。

夏,衛孫林父帥師伐齊。

秋七月辛卯4,齊侯環卒。

晉士匄帥師侵齊,至穀5,聞齊侯卒,乃還。八月丙辰6,仲孫蔑卒。

齊殺其大夫高厚。

鄭殺其大夫公子嘉。

冬,葬齊靈公。

城西郛7.

叔孫豹會晉士匄於柯8.

城武城9.

1十有九年:公元前554年。2祝柯:齊地,在今山東濟南市長清區東北三十裏。3“取邾”句:取邾田,以漷水為界。漷(ɡuò):水名。古漷水出山東嶧城西北,經魯國,至魚台縣東北入泗。4辛卯:二十九日。5穀:齊邑,在今山東平陰縣東阿鎮。6丙辰:二十四日。7西郛(fú):魯之西郭。郛:外城。

8柯:衛地,在今河南內黃縣東北。9武城:魯地,在今山東嘉祥縣南南武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