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公如齊,朝,且吊有狄師也1.反,薨於小寢,即安也2.
1“且吊”:對齊國受到狄國侵犯表示慰問。2即安:就其所安之處。疾病時當居路寢,僖公仍居小寢(燕寢),故雲即安。
晉、陳、鄭伐許,討其貳於楚也。
楚令尹子上侵陳、蔡。陳、蔡成1,遂伐鄭,將納公子瑕2.門於桔柣之門3.瑕覆於周氏之汪4,外仆髡屯禽之以獻5.文夫人斂而葬之鄶城之下6.
1成:和解。2納公子瑕:送公子瑕回鄭國即位。公子瑕為鄭文公所惡而奔楚,在僖公三十一年。3門:攻打城門。桔柣(jiédié)之門:鄭遠郊之門。4覆:戰車傾覆。汪:水池。
5外仆:從事外役之仆。禽:同“擒”。殺。6文夫人:鄭文公夫人。斂:盛屍入棺。鄶(kuài)城:故鄶國,在今河南密市東南。晉陽處父侵蔡1.楚子上救之,與晉師夾泜而軍2.陽子患之,使謂子上曰:“吾聞之:文不犯順3,武不違敵4.子若欲戰,則吾退舍5,子濟而陳,遲速唯命。不然,紓我6.老師費財7,亦無益也。”乃駕以待8.
子上欲涉,大孫伯曰9:“不可。晉人無信,半涉而薄我10,悔敗何及?不如紓之。”乃退舍。陽子宣言曰11:“楚師遁矣。”遂歸。楚師亦歸。
大子商臣譖子上曰12:“受晉賂而辟之,楚之恥也。罪莫大焉。”王殺子上。
1陽處父:晉大夫。2泜(zhì):水名。即滍水,今名沙河,源出河南魯山縣西,東流經寶豐、葉縣、舞陽合於北沙河。
3順:指文辭順者。4違:避。5舍:三十裏。6紓我:謂楚軍後撤,使晉軍得以渡河列陣。紓:緩。7老師:使軍隊久駐於外。8駕以待:駕馬以待楚師之進退。9大孫伯:成大心,子玉之子。10薄:進逼。即襲擊。11宣言:揚言。12“大子”句:楚成王欲立商臣為太子,令尹子上曾加勸阻(事見文公元年《傳》),故商臣讒毀子上。
葬僖公1,緩作主2,非禮也。凡君薨,卒哭而祔3,祔而作主,特祀於主4,烝、嚐、禘於廟5.
1葬僖公:葬僖公在文公元年四月。諸侯五月而葬。僖公薨於三十三年十二月,葬於文公元年四月,中有閏月,凡曆七月。2緩作主:作僖公神主遲緩。依禮,葬後卒哭,祔祭於祖廟,即應立主。作僖公之主在文公二年二月。主:死者的神位,以木為之。3卒哭:祭名。在七虞(諸侯五月而葬,葬後十二天內共進行七次虞祭)之後。喪禮,自大斂(以屍體入棺)後,朝、夕各一哭,其間哀至則哭。卒哭之後,止無時之哭(唯朝、夕哭,其他時間不再哭),故名卒哭。祔(fù):祭名。虞祭、卒哭之後,立死者之主於祖廟,並排列昭穆之序。祭畢,反主於寢,至大祥(除喪之祭)乃遷於廟。4特祀於主:新主既立,祭祀於寢,不與宗廟其他神主共祭,故雲特祀。5“烝、嚐”句:言烝、嚐與禘,則在宗廟與群祖合祭。烝:天子諸侯冬祭宗廟。烝是“眾的意思。冬季萬物皆成,可薦者眾,故烝祭宗廟。嚐:天子諸侯秋祭宗廟。秋天嘉穀始熟,故薦(獻)嚐於宗廟。禘(dì):大祭之名。天子、諸侯夏天祭祀宗廟稱禘。魯禮:三年之喪(實際上是二十五個月)畢,而祫於大廟,然後進行禘祀,祭祀之後,三年之喪即畢。按:此節文字當在文公元年”夏四月丁巳,葬僖公之下,今在僖公之末,係錯簡所致。
§§第6章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