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3 / 3)

1衛莊公:名揚,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35年在位。於:語助詞,無義。東宮得臣:齊莊公的太子名得臣。東宮為太子所居。2莊薑:莊是丈夫的諡號,薑是本姓。3賦:賦有誦、作二義。此指創作。《碩人》:《詩·衛風》篇名。此詩主要描寫莊薑的美貌及其出嫁時的盛況。4陳:國名,媯姓,虞舜之後,魯昭公時為楚所滅,在今河南淮陽及安徽亳州市一帶。5厲媯(ɡuī):厲是諡號,媯是姓。下文“戴媯”與此相類似。6娣:女弟,即妹妹。桓公:衛桓公,名完。7“莊薑”句:謂莊薑將桓公收為己子。8州籲:衛莊公的庶子。9嬖(bì)人:寵愛之人。指姬妾。10兵:指武事。11弗禁:不加禁止。12石碏(què):衛之上卿。13義方:做人的正道。義、方同義。14納:導,引導。15泆(yì):同“逸”。放蕩,放縱。16所自邪:邪所自(來)。謂驕奢淫泆是邪惡的根源。17將:欲。《廣雅·釋詁下》:“將、闓,欲也。”18乃:則。19階之為禍:謂寵祿無度,隻會助長他緣寵而為禍患。階:台階。此用作動詞。20降:謂安於地位降低。21憾:恨。22眕(zhěn):止。謂僅止於恨,而不采取進一步的行動。23鮮(xiǎn):少。24且夫:連詞,連接句子,表示要進一步議論。妨:損害。25間:疏離。26加:侵陵。27淫破義:因淫欲敗壞道義。28行:道。謂守臣道。《國語·晉語三》:“下有直言,臣之行也;上有直刑,君之明也。臣行君明,國之利也。”韋昭注:“行,道也。”29速:召,招致。30君人:為人君。31將:當。禍是務去:即務去禍。32“無乃”句:副詞“無乃”與助詞“乎”組成固定格式,用委婉語氣表示肯定的看法。可譯為“恐怕……吧”。33厚:石厚,石碏之子。遊:結交。謂交好。34老:告老,官吏年老辭官。

四年春1,王二月,莒人伐杞2,取牟婁3.

戊申4,衛州籲弑其君完5.

夏,公及宋公遇於清6.

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7.

秋,翬帥師會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8.

九月,衛人殺州籲於濮9.

冬十有二月,衛人立晉10.

1四年:公元前719年。2杞:國名,姒姓,禹之後,戰國時為楚惠王所滅。3牟婁:杞邑,今山東諸城市有婁鄉,即其地。4戊申:二月無戊申,戊申當是三月十六日。5州籲:衛莊公的庶子。完:衛桓公的太子。《春秋》稱臣弑君,皆臣之罪。弑為犯上作亂之稱。臣殺其君,子殺其父,《春秋》特書“弑”,以討其罪。6遇:會,會見。清:衛邑,在今山東平陰縣東阿鎮南約三十裏。7蔡:國名,姬姓,蔡叔度(周武王弟)之後。其時都上蔡(在今河南上蔡縣西南上蔡故城)。平侯遷新蔡(在今河南新蔡縣)。昭侯遷州來(亦稱下蔡,在今安徽鳳台縣)。春秋後二十一年滅於楚。蔡、衛軍隊的將領非卿,故不書其人。8翬(huī):公子翬,字羽父,魯大夫。9濮(pú):陳地,在今安徽亳州市東南。10晉:衛宣公,桓公之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