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章最後麵寫得很有深意,一個女人,無論是在女人還是侍妾的角度還有一個未來人的心都寫得很好.但是在史實中,在外史中也有過這樣的說法,說多其實就是多野心大,而且是強奪人妻,硬要大玉兒嫁他,其實大玉兒並不喜歡他!這樣寫是不是有看了
;之類的電視局的想法呢??就是因為男主角帥嗎??所以下意識不想,不想他是個大壞蛋????[書友shuaiyu]
-----------------------------------
大家可能對這一段情史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有各自的看法,我隻是在這裏闡述一下我個人的態度,因此有失偏頗之處,希望大家諒解。
其實對於曆史上究竟有沒有這段愛情的存在,究竟是誰愛誰還是彼此相愛,或者是純粹利用,哪怕連史學家也說不清,正因為如此,這段蒙著神秘麵紗的曆史才成為了令我們感興趣的傳奇。
筆者開始這部小說之前的半年時間內,曾經查閱過大量的史料,之所以提筆的原因,是因為在深入研究中,我發現了許多不熟悉這段曆史和多爾袞性格處事以及為人的朋友們所不知道的東西,這些被現在一大堆電視劇,野史所湮沒的東西,正是多爾袞人格魅力的閃光點,筆者不忍心看到這些東西被一直隱藏深處,諱若莫深,讓大家以為他在曆史上就是一個簡單的情聖,或者截然相反,是一個好色嗜殺,野心勃勃,一心想奪侄子皇位的人。
現在很多各類影視作品為了美化孝莊,而不惜醜化,弱化多爾袞,就如同三國演義裏為了顯示諸葛亮的智多而近妖,從而大大醜化周瑜一樣。
實際上所謂孝莊的很多優點好處都是本該屬於多爾袞的:比如支持和極力推崇漢化,重用漢臣,滿漢一家等待,還有博學多才,精通漢學,通曉多種語言,這些統統毋庸置疑都是多爾袞的優點,居然被一些人統統安在孝莊的身上,讓人誤以為孝莊是多麼的厲害,多麼的聰明能幹,實際上她連漢語都不會說,而且一向思想守舊,尤其反對漢化。如果說她如何厲害的話,為何她連鼇拜都奈何不了,任他猖狂那麼多年?
而曆史上的孝莊實際上是個相貌平庸的女人,什麼“滿蒙第一美女”純粹是無聊的人瞎編出來的,有畫像為證,大家去看看就知道了。筆者並不是因為看了[孝莊秘史]就對她有意見,而正是這部劇則是極力美化孝莊,弱化多爾袞的典範。
孝莊其實並不受皇太極寵愛,甚至多年來一直默默無聞,什麼勸降洪承疇更是子虛烏有,唯一的貢獻就是生了個皇九子福臨,而這個兒子又陰差陽錯地當了皇帝罷了。
其實福臨登基的內幕,並不想大家認為的那樣,是孝莊利用多爾袞對她的愛情,或是憑借子虛烏有的美貌勾引,更不是她英明果斷地找兩黃旗大臣的支持,那時候後妃想出宮聯絡重臣?開什麼玩笑。如果她真有那麼兩下子的話,後來也不至於拿鼇拜無可奈何,還是十四歲的孫兒才收拾的了。
而福臨登基純粹是在嚴峻事實麵前的多爾袞無奈的選擇,因為當時他和豪格爭執不下,兩黃旗的大臣們居然用武力逼宮,派大量軍隊包圍崇政殿,如果多爾袞一即位的話,立刻就會發生激烈的流血衝突,大清也會陷入混亂,甚至從此萬劫不複,所以從大局著想,為了他父汗努爾哈赤和兄長皇太極多年的誌願和嘔心瀝血的努力不會因此而付之東流,所以多爾袞毅然放棄了他想當皇帝的念頭,而如果豪格登基的話,他則毋庸置疑地死無葬身之地。